評以色列總理沙龍的“單邊行動計劃”
來源:中國清真網
時間:2007-07-26
點擊:
我來說兩句
【內容提要】以色列總理沙龍提出的拆除加沙地區猶太人定居點的“單邊行動計劃”,是沙龍政府 “退一步、進兩步”的戰略,既甩掉了加沙地區這一沉重包袱,又可架空“中東和平路 線圖”,掌握巴以和談的主導權和主動權。
【正 文】
2004年6月6日,以色列內閣通過了以總理沙龍提出的“單邊行動計劃”。據透露,該 計劃的主要內容有:以色列將從今年8月份開始分三個階段拆除加沙地區所有的猶太人2 1個定居點(一說17個)和約旦河西岸的4個定居點。在2005年9月15日前(一說12月),加 沙地區的所有定居點將全部拆除完畢。在定居點拆除后的半個月內,以色列軍隊將全部 撤出加沙并在其外圍重新部署。被撤出的猶太定居者將在1967年“六?五”戰爭前雙方 實際控制線“綠線”以西(以色列一側)重新安置。為此,以色列政府將向定居者提供補 償費用約30~45億謝克爾(約合6.6~10億美元)。(注:《解放日報》2004年6月12日, 據以色列媒體6月10日消息報道)沙龍的計劃雖提出從加沙地區撤出定居點和軍隊,但該 地區的制空權、制海權和對外口岸仍由以色列控制。
沙龍的這一計劃首先得到美國的積極支持。美總統布什稱贊它為解決巴以問題提供了 新的機會,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則稱沙龍創造了和平的機會。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沙龍 關于拆除加沙定居點的決定是積極的。歐盟和埃及、約旦等國也對該計劃表示支持,埃 及表示在以色列撤出加沙后將與以、巴雙方合作共同維護該地區的穩定。巴勒斯坦官方 對以色列準備撤出加沙地區也表示歡迎,認為這是朝和平邁出了積極的一步。巴總理庫 賴說,巴勒斯坦人“歡迎以色列從我們巴勒斯坦人的任何一塊土地上撤出的任何行動” 。但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等巴激進組織則表示,在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區后,他們將 繼續發動針對以色列的襲擊。
沙龍計劃是在美國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之后,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伊朗和敘利亞 遭到美國的壓制,國際支持巴勒斯坦力量遭到嚴重削弱,形勢對以色列十分有利的情況 下提出來的。一年多來,巴勒斯坦地區反對以色列占領的暴力行動此起彼伏,以色列則 采取堅決的“定點清除”措施,并長期圍困阿拉法特。在這種“以暴制暴”、循環不息 ,局勢長期動蕩緊張的情況下,巴、以和談根本無法進行,而沙龍也根本不把阿拉法特 為首的巴民族權力機構視為談判的一方,將他們劃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勢力,甚至將阿拉 法特稱為“恐怖之王”。沙龍的“單邊行動計劃”正是在上述情況下出籠的。沙龍曾稱 ,在巴勒斯坦方面,以色列已經沒有和談伙伴,他推出的“單邊行動計劃”完全符合以 色列的安全、外交和經濟利益。(注:《人民日報》2004年4月12日)為推動這一計劃, 沙龍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在以色列內部,首先排除來自極右勢力的干擾。早在去年11月23日,沙龍即宣布 將采取“單方面行動”措施。今年1月12日,以色列議會以51票對39票通過了沙龍提出 的“單邊行動計劃”。但這一計劃遭到代表猶太定居者利益的以色列國家聯盟黨和全國 宗教黨的堅決反對。4月27日,約7萬名以色列人擁入加沙定居點,抗議沙龍提出的“單 邊行動計劃”,規模之大超出預料。在利庫德集團內部,財政部長內塔尼亞胡、教育部 長利夫納特和外交部長沙洛姆等人也反對沙龍的這一計劃。3月15日,以色列議會就沙 龍的“單邊行動計劃”再次進行表決,曾獲得通過;但5月2日沙龍將這一計劃交付利庫 德集團內部進行公投時,以60%的反對票遭否決。在內閣中,有12名部長反對他的“單 邊行動計劃”,只有11名部長表示支持。沙龍為了強行通過這一計劃,于6月4日宣布解 除代表國家聯盟黨的運輸部長利伯曼和旅游部長埃隆的職務,使自己在內閣中的支持者 超過半數。在此情況下,內塔尼亞胡等3人見大勢已去,為了維護利庫德集團內部的團 結而被迫改變態度。在6月6日召開的內閣會議上,沙龍的計劃以14票贊成、7票反對獲 得順利通過。
二、在國際上,爭取美國的大力支持。布什政府是美國歷屆政府中最支持以色列的。 沙龍就任總理后,曾8次出訪美國。美以之間簽訂有戰略同盟協定,雙方在民主價值觀 、反恐等重大問題上有完全一致的觀點。而伊拉克戰爭又進一步密切了美以的特殊盟友 關系,特別是布什政府因出兵伊拉克,面臨“情報門”、“虐囚門”等困擾,布什提出 的大中東民主改造計劃需得到以色列的堅決支持。今年又是美總統大選年,獲取猶太人 的選票關系到布什能否爭取連任。在今年4月14日沙龍訪美期間,布什明確表示,鑒于 中東和平“線路圖”目前已陷入困境,沙龍的“單邊行動計劃”是朝著實現中東和平邁 出的“勇敢的、歷史性”的一步。布什甚至承諾“以色列不可能完全撤出約旦河西岸猶 太人定居點”,“不允許巴勒斯坦難民返回其現在以色列境內的家園”。這樣的表態已 引起阿拉伯國家特別是巴勒斯坦方面的強烈不滿。美國還要求埃及等國做巴方的工作。 6月3日,美駐埃使館宣布,美國將向埃及提供3億美元以補償埃及因伊拉克戰爭而遭受 的損失。布什的這些表態更加堅定了沙龍推行“單邊行動計劃”的決心。
三、對巴勒斯坦,沙龍加大了打擊哈馬斯等激進組織的力度。“9?11”事件后,沙龍 竭力將鎮壓巴激進勢力的行動與美國反恐戰略掛鉤,將哈馬斯、“杰哈德”(伊斯蘭圣 戰組織)和“阿克薩烈士旅”,甚至阿拉法特等巴解組織領導人統統劃為恐怖主義勢力 ,聲稱打擊他們都是為了“反恐”需要。自沙龍提出“單邊行動計劃”后,哈馬斯和“ 杰哈德”等激進組織為了擴大它們在加沙地區的影響力,增加了襲擊以色列人的暴力行 動。據報道,哈馬斯是加沙地區最有影響力的組織,在巴勒斯坦民眾中的支持率甚至超 過阿拉法特領導的民族權力機構。沙龍擔心,一旦以色列撤出加沙,哈馬斯有可能成為 該地區的實際控制者。因此,哈馬斯已成為沙龍實施“單邊行動計劃”的障礙,必須狠 狠予以打擊。從今年2月起,沙龍政府即加大了對哈馬斯等巴激進組織的打擊力度。2月 上旬,“杰哈德”軍事領導人阿布列什和“圣戰旅”負責人沙米先后遭襲身亡。2月25 日,以軍在拉姆安拉突襲數家阿拉伯銀行,搶走了約3,500萬謝克爾(約合800萬美元) ,聲稱這是為了切斷“恐怖組織”的財源。3月22日,又“定點清除”了哈馬斯創始人 和精神領袖亞辛。亞辛是巴激進組織中被清除的最高級別領導人。以色列的這一行動遭 到了國際社會普遍譴責,加沙地區約20萬巴勒斯坦人走上街頭為亞辛送葬。次日,以色 列國防部長莫法茲稱,以色列將繼續暗殺“包括法塔赫、‘杰哈德’和哈馬斯在內的恐 怖組織領導人”。4月17日以軍又“定點清除”了亞辛的繼承人、哈馬斯軍事領導人蘭 提西。5月15日,以軍又企圖清除“杰哈德”領導人欣迪,但未成功。5月18日,以軍發 動所謂“彩虹行動”,圍剿拉法難民營,打死巴勒斯坦人40多名,傷約數百人,1,500 多人無家可歸。為此,聯合國安理會于5月19日通過1544號決議予以譴責。據報道,自2 000年9月28日巴以沖突爆發以來,被以軍空襲、槍殺、炸死的巴激進組織領導人和活動 分子約達150人,被抓獲的未爆炸的“人彈”達400余名,而被無辜傷害的巴勒斯坦平民 超過2,500人??磥?,沙龍政府已決心不惜代價“定點清除”巴激進組織的所有領導人 ,連阿拉法特也處于死亡威脅之中。目前巴激進勢力已遭到嚴重削弱,但是只要以色列 不結束對巴領土的占領,反抗以當局的暴力行動也決不會停止。沙龍的鐵拳政策既是為 了維護以色列自身安全,也是向以色列極右勢力表明,他決定從加沙地區撤走絕不是向 “恐怖主義”妥協讓步。
沙龍提出“單邊行動計劃”從表面上看是為了推動中東和平進程,主動撤出加沙地區 以表明自己的“和平”誠意;減輕國際社會和美國對以色列的外交壓力;同時也是為了 顯示沙龍在其任期內有所作為,以此爭取以色列工黨和革新黨以及大部分以色列民眾的 支持,鞏固利庫德集團的統治地位。但進一步分析,沙龍還想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一、甩掉加沙地區這個長期背在沙龍政府身上的沉重包袱。加沙地區面積僅365平方公 里,居住有約120萬巴勒斯坦人,其中約82萬人為聯合國注冊的難民。根據1994年5月巴 以雙方簽訂的《加沙?杰里科協議》,巴解組織接管了加沙地區的行政管理權,但以色 列仍保持有21個定居點。1999年11月,巴以雙方曾就加沙地區的最終地位問題開始舉行 談判,但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未能達成任何協議。2000年9月28日沙龍突訪耶路撒冷老城 ,從而引發了巴勒斯坦人的“阿克薩起義”。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年3月,哈馬斯共對 以色列人實施了425次襲擊,造成377名以色列人死亡。(注:《環球時報》2004年3月24 日)另一材料說,包括哈馬斯在內的巴激進組織發動的暴力行動共奪走900名以色列人的 生命。(注:阿根廷《號角報》3月27日文章)加沙地區是巴激進組織最為集中的地區。 為了保護猶太人定居點,沙龍政府不得不派重兵防守,負擔十分沉重,而且防不勝防。 今年5月11日和12日兩天,以色列在加沙駐軍有11名士兵遭伏擊身亡,為以色列軍隊近 兩年來所遭受的最沉重打擊。加沙地區已成為以色列安全的重大隱患。
以色列國內對沙龍政府花巨資派重兵駐守加沙也頗有微詞。5月15日,以色列15萬人在 首都特拉維夫舉行大游行,要求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區,并與巴方進行談判。以色列革新 黨也聲稱,以軍如不撤出加沙,他們將退出政府,這對沙龍也是一個巨大壓力。沙龍也 認為,加沙地區只有7,500名猶太定居者,卻被100多萬巴勒斯坦人包圍,政府不得不 派出大量兵力保護這些人,勞民傷財,得不償失。以軍撤出加沙地區不僅甩掉一個沉重 包袱,也符合以色列的長遠戰略利益。
二、丟加沙、保西岸是沙龍“丟卒保車”、“退一步、進兩步”的戰略選擇。與加沙 地區相比,約旦河西岸對以色列來說更為重要。約旦河西岸面積約5,200平方公里,居 住有巴勒斯坦人約200余萬,其中聯合國注冊的難民58萬余人。以色列在這一地區建有 猶太定居點144處,猶太居民約22萬余人。以色列稱約旦河西岸地區為“猶亞地和薩馬 里亞”,認為是《圣經》舊約中耶和華賜給猶太人居住的地區。根據巴以雙方1995年9 月簽署的《關于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過渡協議》,以色列于該年年底撤離約旦河西岸 6座城市,1997年1月又撤出了希伯倫約80%的土地。根據1998年10月簽署的《懷河備忘 錄》和1999年9月簽署《沙姆沙伊赫備忘錄》,以色列開始從廣大村鎮撤軍。但自2000 年9月底巴以爆發大規模沖突以來,以色列不僅不再繼續執行巴以雙方已簽訂的協議, 而且借口保證以色列的安全隨時重新占領已撤出的巴勒斯坦城鎮。2002年6月,以色列 借口防止巴激進分子潛入以色列境內進行破壞,決定沿“綠線”修建從約旦河西岸北部 至耶路撒冷的所謂“安全隔離墻”,計劃全長600公里,總造價75億謝克爾(約合19億美 元),(注:《人民日報》2004年2月9日第3版)至今年5月,已建成240公里左右。隔離墻 將一些大型猶太定居點劃入以色列一側,將一些巴村鎮割裂。據以色列人權組織提供的 數字,這條隔離墻將使以色列又侵占了16%的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土地,約38%的巴勒斯 坦人將因此受到影響。在巴以雙方尚未就邊界問題進行談判之際,以色列單方確定了未 來的巴以邊界走向,迫使巴方承認這一既成事實。所以,沙龍的“單邊行動計劃”就是 通過“讓出”加沙地區,達到占領約旦河西岸更多土地的目的。據透露,沙龍的底牌是 最多撤出約旦河西岸55%的土地,撤離1/5的猶太人定居點。這與以色列前總理巴拉克曾 準備撤出95%的土地相距甚遠。沙龍實施這一計劃,將使巴民族權力機構處于十分不利 的境地。
三、企圖架空“中東和平線路圖”,使之名存實亡。“中東和平路線圖”是去年4月30 日伊拉克戰爭基本結束之后由美國、歐盟、俄羅斯和聯合國四方聯合提出的,它的基本 點是:巴方應制止一切暴力活動,內部實行全面改革;以方應撤出2000年9月28日以來 占領的巴領土,凍結定居點;在2003年年底之前,巴勒斯坦完成大選,建立一個獨立的 、擁有臨時邊界和主權象征的巴勒斯坦國;在2004~2005年,巴以雙方通過談判公正、 合理和現實地解決邊界、耶路撒冷等遺留問題,實現永久和平。但該計劃自去年6月4日 正式啟動后,由于巴以沖突一直未能止息,上臺剛4個多月的巴總理阿巴斯于9月6日被 迫辭職,而接任的庫賴也一直未能與沙龍進行任何正式會談。原定今年3月16日舉行的 首次巴以總理會談也因自殺性爆炸事件宣布取消。沙龍于是宣布:如果“中東和平路線 圖”計劃失敗,以色列將推行其單邊行動計劃。為了挽救“路線圖”計劃,中東問題有 關四方于今年5月4日在紐約舉行會談后重申,他們將繼續堅持“中東和平線路圖”計劃 ,反對任何旨在影響最終地位問題談判的單邊行動。沙龍政府的任何單邊行動應以與“ 路線圖”計劃相一致的方式實施,包括在“路線圖”框架之內?!奥肪€圖”的指導思想 是巴勒斯坦先建國然后巴以雙方就解決邊界、耶路撒冷、定居點、巴難民等問題進行談 判。然而,連美國總統布什都認為“路線圖”計劃中關于2005年建立巴勒斯坦國的目標 “很難實現”,(注:埃及《金字塔報》5月8日報道)而沙龍的外交政策顧問舒瓦爾則認 為這一目標已經變得完全不可能。巴建國既不可能,那么巴以最終地位談判也就遙遙無 期了。
沙龍的“單邊行動計劃”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因為撤離加沙地帶是撤出巴勒斯坦地 區的重要一步,受到巴方的歡迎。同時,在目前巴以和談一直處于僵局的情況下,沙龍 采取主動行動有助于打破僵局,推動和談。但是,從長遠看,在解決巴以問題中,沙龍 開創了一個單方決定問題的危險先例,將以方的決定強加給巴方,違反了巴以雙方通過 談判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目前巴以和談的主導權、主動權已完全掌握在以色列手中。 由于“單邊行動計劃”既不是國際協定也不是雙方達成的協議,執行不執行,何時執行 ,完全由以色列單方說了算。沙龍的計劃通過后,以色列已與埃及商談,由埃及負責培 訓巴勒斯坦安全和警察部隊,接替以軍維持加沙地區的治安。6月17日,以色列國防部 公開招標,在埃、以邊境挖掘一條長約4公里,寬約120米以上,深約15~25米的壕溝, 并灌滿水成為一條“護城河”,(注:《環球時報》2004年6月21日)以防止巴激進分子 從埃及走私軍火。據以色列安全官員稱,以色列還計劃在加沙地區北部建立一條寬約5 公里的“安全地帶”,準備駐軍1,000人。(注:美聯社耶路撒冷6月30日電)從這些跡 象看,沙龍似乎在采取具體行動推行他的計劃,估計這一計劃實施起來不會有太大的困 難。目前主要阻力不是來自巴方,而是來自以色列內部的極右勢力。沙龍如強行推行這 一計劃有可能引起內閣改組,政局出現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