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影院在线午夜/成 人 黄 色 视频免费播放/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伊斯蘭社會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伊朗憑什么可以說不

來源:中國清真網 時間:2007-07-26 點擊: 我來說兩句

經濟盾牌

    當全世界的目光都關注在3月6日這個特殊的日子時,人們忽視了另一個同樣重要的日期,這就是伊朗計劃建立的以歐元為結算單位的伊朗石油交易所將在3月份成立。

    盡管伊朗的這一舉動被美國和英國的很多市場分析家嗤之以鼻,但是對于那些希望實現持有貨幣多元化以及使能源貿易儲備脫離美元控制的投資者來說,伊朗的這一舉措無疑具有很大的潛在吸引力。

    對此,美國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伊朗問題專家喬治伯克維奇就指出,這是伊朗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聰明、有創造性”的戰略之一,它也表明“伊朗在動員所有可能動員的力量來對抗美國”。

    而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試圖創建“石油歐元”的大膽設想,無疑是伊朗針對經濟制裁的一種主動出擊,這比10年前利用油氣資源瓦解美國設立向伊朗投資上限的“達馬托法”更具殺傷力。

    有經濟學家甚至稱,伊朗建立以歐元為結算單位的石油交易所對于美元以至于美國經濟的影響很可能要比伊朗發動對美國本土的“直接核打擊”還要嚴重。因為在歐元還沒有出現的90年代初,中東石油美元畢竟是在西方經濟低迷時國際金融市場上惟一的原始資金來源。

    伊朗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國,而且歐亞國家急需的天然氣資源由于戰爭和缺少資金,一直“藏”在地下,開采空間巨大。近幾年伊朗“幾乎將除美國以外的所有大國都拉進了伊朗油氣合作市場”,形成“捆綁利益”。從而使各方在對關于伊朗的重大問題表決時都會權衡利益得失。

    伊朗這種將金融與能源編織在一起的經濟盾牌到底如何呢?最近法國和英國在討論對伊朗經濟制裁細節的時候,那種小心翼翼、精打細算的勁頭,就足以說明其堅固性。

    兩伊戰爭結束后,伊朗政府從1989年開始,實施了三個五年計劃,在利用其190~210億美元的石油外匯大規模重建基礎工業的同時,法國、德國、日本、韓國也為伊朗戰后的經濟復興注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設備,目前伊朗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前十名國家之一。

    特別是近3年來,由于石油價格上漲等原因,伊朗經濟發展一直保持6%以上的增長速度,預計今后幾年伊朗經濟增長率將達8%。目前伊朗的GDP達到1660億美元,是亞洲第八經濟強國。

    經濟制裁實際上是一種戰略威懾,這種威懾奏效的前提是威懾一方讓被威懾方認識到對抗比妥協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伊朗總統內賈德最近表示,伊朗有足夠的資本來爭取其核權益,并聲稱“相比之下,你們(西方國家)更需要我們,你們今天都離不開伊朗這個國家”。

    由此可見,這位在大選中贏得了700萬張選票的伊朗總統還是對伊朗打造經濟盾牌有足夠的信心。當然,比內賈德更強硬的派別還打出了“能源威懾”牌,聲稱一旦遭受攻擊將封閉霍爾木茲海峽,阻止海灣石油出口。這種不確定的反威懾措施也是要迫使實施威懾的一方,實際上是各有各的利益的多方,再次權衡利弊,重新計算參與實施威懾的成本與代價。

軍事盾牌

    英國“牛津研究集團”在最近發表的《伊朗:一場戰爭的后果》的報告中通過對沖突的主要三方??伊朗、美國和以色列??進行嚴密的分析后,認為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非常高。但同時報告也表示了另一種擔心。事實上,這種擔心從某種意義上說并不是來自伊朗單純的軍事力量,而是來自伊朗的人口和地緣盾牌。

    因此他警告說:“在美國實施對伊朗的攻擊后,幾年來任何希望以談判方式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努力都將迅速化為烏有,這將極大地破壞全球的防擴散努力。”

    報告撰寫者、英國布拉福德大學的羅杰斯教授指出,無論美國或以色列的軍事打擊在一開始看上去有多么成功,但是不出一個月,局勢將會演變成“極端危險的沖突”。“伊朗在戰爭開始后的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將擁有很多回應手段。”

    對伊朗的軍事攻擊將會導致包括以色列、黎巴嫩和其他海灣國家在內的中東地區“長期的軍事沖突”,換句話說,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很可能引發的是一場持久戰。

         伊朗國土面積164萬多平方公里,是伊拉克國土面積的近4倍。伊朗人口達7000萬,是伊拉克的3倍多,也是中東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

    伊拉克的政治軍事中心和主要城市基本上位于無險可守的平原,而伊朗大部分政治軍事中心位于易守難攻的山地和高原。因此有軍事專家指出,伊朗戰略規劃最基本的思想是利用“美國軍隊迅速勝利”的假象誘敵深入到伊朗內部腹地。而從海岸登陸后要想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要穿行成百上千公里,還要通過扎格羅斯山脈以及伊朗人口密度極高的主要大城市。

    從班達爾阿巴斯到德黑蘭的距離近1500公里。而從巴士拉到巴格達的距離只有445公里。對德黑蘭發動內陸攻勢最近的地點是阿巴丹或者靠近伊拉克邊境的霍拉姆沙哈爾。這里通往德黑蘭的距離為650公里,而且途中還必須穿越人口370萬的阿瓦士、人口150萬的霍拉姆阿巴德、人口120萬的阿拉克以及人口85萬的庫姆等幾座城市才能到達人口為1100萬的德黑蘭??而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人口還不足600萬。

    這些地區人口加起來超過1800萬,而其中大約10到15萬是有武裝的民兵組織成員。對于美軍而言,這些人與在伊拉克的那些反美武裝力量一樣,唯一的區別是在伊拉克美軍所面對的武裝分子總共只有2到4萬。

    有軍事專家認為,如果美國因為要躲開伊朗的人口盾牌,而對伊實施全面空中打擊,其能力尚顯不足。如果對伊朗實施每萬平方公里20架次的戰術打擊密度(這是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空襲密度的一半,稍高于伊拉克戰爭),由于伊朗的面積是伊拉克三倍、科索沃的16倍,美軍目前的飛機數量也是不夠的。

    2006年2月1日,美國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的戰略問題專家麥克爾愛森斯泰德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談到了對伊朗經濟設施實施打擊的方案:

    伊朗幾乎所有的油田都集中在其國土西南角及海灣地區,還包括伊朗全部6個主要的石油轉運站;伊朗幾乎所有的油氣出口都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伊朗6個主要港口中有4個坐落于波斯灣地區,伊朗進口貨物總噸位的90%都通過這些港口進行處理。

    這些因素都使伊朗經濟設施易受攻擊,因此美國及其盟國可以切斷伊朗的石油出口以及其他關鍵的石油產品和必需品的進口,這將對伊朗經濟造成嚴重危害。

    但是這種軍事封鎖的前提,也必須要先對伊朗保存完好的空中力量和海軍力量實施毀滅性的打擊,否則長達1000公里平均寬200公里的石油生命線??霍爾木茲海峽很可能會成為一片火海。

    因此,羅杰斯在《伊朗:一場戰爭的后果》的報告最后得出結論指出:“采用軍事手段處理當前危機極其危險,不應該繼續考慮使用武力解決危機。不管有多么困難,都應當尋求替代解決方案。”

政治撒手锏

    其實除了經濟盾牌和軍事盾牌外,握在伊朗手中的王牌還很多。伊朗在伊拉克什葉派中具有影響力,也有能力利用這一影響力。伊朗媒體曾評論說,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實際上幫伊朗除掉了宿敵,與其說是美國在伊拉克取得勝利,倒不如說是伊朗取得了勝利。

    伊朗與敘利亞的關系唇齒相依,敘是伊對抗美國的第一道防線。最近伊敘兩國在支持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等重大問題上的磋商不斷加強。剛剛在巴勒斯坦立法委選舉中獲勝的哈馬斯宣布,一旦以色列攻打伊朗,哈馬斯將對以發動進攻。

    而對東邊的鄰國阿富汗,最近伊朗向其提供了4億美元的經濟重建資金,內賈德強調將加強與伊朗擁有共同文化淵源的阿富汗的關系。

    此外,巴基斯坦和阿塞拜疆在支持西方和保持中立上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同時,海灣富國雖然都擁有美軍基地,但是他們畢竟也都在伊朗的遠程導彈和戰斗機的打擊范圍以內,其國內的什葉派也會表示出自己的政治態度。

    因此,在伊拉克問題徹底解決之前、敘利亞、巴勒斯坦最終形勢還不明朗的情況下,美國確實有很多顧慮。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加大了對伊朗“政權更迭”的力度,希望從內部瓦解伊朗。

    目前對伊朗的各種軟硬手段,都是西方壓伊朗妥協的招數。聯合國安理會中并非“異口同聲”,從國際原子能機構到安理會,最終達成一個制裁方案很困難,也有很多步驟要完成。在這場極其復雜的談判游戲中,作為主動出擊方的伊朗只要有一個象征性的退讓,都有可能讓美國正在積極籌建但利益取向并不一致的反伊聯盟潰散。■
 

分享: 更多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京ICP備11021200號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