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南航由悉尼飛往廣州的CZ322航班在太平洋上空遭遇晴空顛簸,導致4名旅客受傷。事件發生之后,旅客飛行途中系好安全帶的話題老生常談。昨(7號)天,民航總局提出建議:乘客旅途中最好全程系好安全帶。
不系安全帶存在僥幸心理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的航班即將起飛,請您在座位上坐好,調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系好安全帶……”乘務員的這段話已成為旅客乘坐飛機前必不可少的提示,乘務員還會在起飛和降落前逐一檢查旅客的安全帶是否系好。
但即便如此,記者了解到,一些人對系安全帶仍舊不以為然,特別是一些經常乘坐飛機的旅客。經常往返于京滬的某商旅公司王小姐告訴記者,她的日常工作幾乎“掛在飛機翅膀”上,對乘機流程熟之又熟,“我每月至少兩次出差,從來沒遇到因為不系安全帶引發的故障。”另外,在隨機采訪的乘客中,不乏旅客向記者表達:“會系,但不舒服,總有中途想解開的沖動。”
多種因素引發飛機晴空顛簸
據民航氣象專家介紹,晴空顛簸是由于高空不穩定的湍流引發的,通常發生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對高空飛行影響較大的天氣現象之一。
引發飛機顛簸的湍流產生因素很多,飛機發動機噴射氣流的風速、地面環境的氣流與白天陸地散發的熱量等都可能導致湍流,湍流可能出現在寬100公里、厚1000米的空間。湍流能讓沒有固定住的物體在機艙中飛旋起來,一旦旅客沒有安全帶束縛,則可能因為突發的顛簸磕碰跌傷。
預報晴空顛簸尚屬世界難題
幾十年來,飛行員們一直使用機載雷達避開常常伴有湍流的雨和雷暴,然而卻沒有辦法探測到在晴空時出現的變幻不定的氣流。“由于晴空顛簸發生的高度高,時空尺度小,且發生的機理復雜,因此對晴空顛簸的探測和預報至今仍是國際航空界面臨的難題之一。”民航專家表示。
民航總局呼吁全程系好安全帶
昨天,鑒于南航飛機因晴空顛簸發生旅客受傷和不適,民航總局建議廣大乘機旅客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旅途中聽到乘務員要求系好安全帶的提醒之后,一定要按要求去做。除特殊需要之外,建議旅客在旅途中全程系好安全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起飛、降落時系好安全帶大部分旅客能夠接受,但途中全程系好安全帶,讓旅客產生了部分疑問:“機艙內就不允許自由走動了嗎?”“何時舒展身體最合適?”針對這一矛盾,目前國航、海航等航空公司已發展了一套機上“健身操”,旅客在不起立的情況下,也可跟隨乘務員按摩耳朵、面部、手、小腿等身體部位,在舒緩的音樂中達到舒展身體、減少疲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