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凈乃阿拉伯語“吾杜”的意譯,波斯語為“阿布代斯”,為伊斯蘭教凈禮之一,即沖洗身體部分部位。穆圣說:“小凈是拜功的鑰匙。”故教法規定:穆斯林在做禮拜前必須在大凈的基礎上進行小凈。其程序是:洗手、舉意、凈下(洗下身)、再洗手、漱口、嗆鼻、洗臉、沖肘、摩頭、洗腳。穆斯林除了在禮拜前洗小凈外,坐靜、誦經、宰牲、以及紀念亡人之前亦當洗小凈。因此,洗小凈是每個穆斯林必備之禮儀。為了使廣大穆斯林通曉小凈的相關的要求及其成壞的具體斷法,現將小凈的詳細律例以問答形式匯例如下:
1、小凈的主命條件有哪些?根據是什么?
答:小凈的主命條件有四:一、洗臉;二、洗手至肘;三、摸頭四分之一;四、洗腳至踝骨。其根據是《古蘭經》:“歸信的人們啊!當你們起身禮拜時,你們當洗你們的臉,手至肘;當摸你們的頭,當洗你們的腳至踝骨。”
2、在小凈中,臉的界線是如何界定的?
答:臉的界線:上至發根,下至下巴的最下端,兩邊至兩軟耳。
3、一人洗過小凈后下氣壞了小凈,未大小便,為什么他重洗時卻不凈下?
答:因為下氣從法定意義上講,壞了小凈,因它的途經之處有污穢。但它只是氣體,并不會構成實際污染,只要它不把污物帶出。故,不凈下。
4、如果一人洗過小凈后,靠著椅子睡著了,用什么辦法可證明其是否壞小凈?
答:可將他所倚靠的椅子拿去,看其反應,若其躺倒了,則小凈壞,否則不壞。若其靠著柱子睡著了,則壞。
5、漱口、嗆鼻為何在小凈中是圣行,而在大凈中卻是主命?
答:從外觀上看,在閉口時,口屬于臉的內部。在張口時,口屬于臉的外部;從法定意義上看,當封齋者咽口水時,口屬于臉的內部,而在將食物送入口中時,口則屬于外部,之后法學家們在小凈中將口視為臉的內部,在大凈中將口視為臉的外部。其根據是在洗大凈的經文中“潔凈”一詞為張大詞型:“番坦海魯”意為“很潔凈”,而在小凈中用的是“發俄戲魯吾朱海庫目”“洗”一詞為普通詞型。嗆鼻同論。故,大小凈中漱口嗆鼻有別。
6、若在小凈肢體上有傷口,不能洗之,怎么辦?
答:若不能洗,洗的主命就脫去了,應使水流于其上,若仍不能洗,就摸之,若還不能,就洗傷口周圍。(法)
7、摸頭的候昆是什么?
答:摸額頭的面積(即頭的四分之一)是主命,用三根指摸是“圣行”。(法)
8、小凈中當洗三次的肢體,可否洗一次或兩次?
答:凡洗之為主命的部位,如兩手、臉、兩腳,洗三次(遍)為圣行,洗完美的一次為主命,兩次為受強調的圣行。所謂“完美的一次”指水流于肢體,并滴點。(法)
9、除了小凈的主命、圣行、嘉儀之外,還有哪些禮節?
答:根本性的禮節是用水不得浪費,不得吝嗇,這是針對河水或所占有之水;若是作凈的專用水,則浪費是“哈拉目”(非法)。
10、小凈有哪些類型?
答:有三種:一、主命的。指壞小凈者為禮拜而洗的小凈;二、當然的。指朝覲者為游天房而做的小凈;三、嘉懿的。指睡覺前所做的小凈、隨壞即洗的小凈、大笑后所洗的小凈、為洗亡人而做的小凈等。
注:以上問答題編譯于權威教法經《舍勒哈偉嘎耶》及其邊文、和教法經《法特瓦阿蘭克勒》
作者:劉學強 來源:《河南穆斯林》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