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在三年前,在各種英文的伊斯蘭網站上開始注意到一個新作家,我喜歡他優雅和抒情的英文,更喜歡他對伊斯蘭的各種認識入木三分,非常深刻。 他走遍世界各地考察和訪問各地伊斯蘭名勝古跡,善于把古代的伊斯蘭文明同今天的現實結合起來,不是發懷古之幽思,而是引導人們認識那些古跡中為后代人保留的永恒信息。 他的文筆之秀麗和清新,與眾不同,每次都來不及看作者或網站,直覺告訴我“是他”。
三年的光景,我喜歡讀他的文章,好像大多數都編譯成中文,登錄在我們的《伊斯蘭之光》網站上,直到最近才想起來尋找他的個人資料。 很少。 西方文化界的習慣是,在作家或藝術家有生之年,很少全面介紹生平,可能是擔心過份“捧場”之嫌,他自己也很少談到“個人私事”。 真英雄不在廣告宣傳,而憑著真才實學,對人類有所貢獻,“何所言哉﹗” 再說,他既然對伊斯蘭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就不可能為謀今世出名而宣傳自己,這恐怕是主要的原因。 我今天只把我所收集的信息向大家傳播,目的是鼓勵大家學習他的高貴品質和獨到的信仰認識。
他的名字是伊德里斯·塔瓦菲格(Idris Tawfiq),英國人,生辰不詳,只知道他最早畢業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后來又畢業于羅馬阿奎那教皇大學神學院,最后的學歷是曼徹斯特大學教育系研究生學院畢業。 他持有羅馬天主教傳教士資格證書,但一直在英國宗教學校講授現代教育學,并且擔任學校教務工作。 他被委派到埃及天主教神學院講學,這個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前途,2000年歸信了伊斯蘭,成為出色的伊斯蘭宣教新星,以奔放的熱情和深刻的理解,介紹伊斯蘭知識。
看樣子他在伊斯蘭世界去過許多地方旅游和考察,每次旅行回來,都有新作問世,他的文章像詩詞一樣優美,洋溢著發自肺腑的真情。 他就是這樣的文字風格,談論世界各地伊斯蘭文化的見聞,也是這樣的錦繡文采討論對《古蘭經》和圣訓的認識和現代理解。 他在許多文章中,不忘記聲明自己是伊斯蘭學術的外行,慣常說“我不是什么伊斯蘭學者”,而只是憑感覺對伊斯蘭的一點膚淺認識。 也許在寫作技巧上,這是一種方法,假設自己站在人群之中,同大家一起觀看同一事件的發生,他只代表旁觀者之一的看法而已,對普通讀者更加有吸引力,更加接近普通人的心理,使人感受更深刻。
從他神學院的學歷,可以看出他懂得天主教的隱居和靜修,不喜歡去繁華的地方湊合熱鬧,勤于冷靜地思考,這是他教學的內容,在他的文章中也多有這樣的表現。 凡是接觸過他的人都有同樣的感受,不論在他的講堂上﹑座談會上或大禮堂演講,他多從自己內心里的感受談伊斯蘭,表現了對問題的深思和精神探索。 他通過優美的語言傳遞他的心聲,最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與他發生同感,無數非穆斯林的聽眾被他的感想觸動了心靈。
他是一位豐產的作家,經常看到他發表在各種報刊雜志和網站上的文章,如《伊斯蘭在線》﹑《伊斯蘭讀者》﹑英文版《埃及郵報》專欄﹑艾資哈爾大學校刊《Sawt Al-Azhar》。 2005年他出版了一本專著《歡樂的花園》(Guardens of Delight),是介紹伊斯蘭的通俗讀物。 他現在正在寫著一本書,關于先知穆圣的生平事跡。
埃及是他最早感悟到伊斯蘭光明的國土,所以感情最深,他所看到的埃及,是培育了一千年埋在深層的穆斯林之心。 他的文章,感想和舉例,有許多都是從埃及社會汲取的營養成份。 有人問他為什么對埃及如此情有所鐘。 他回答說,埃及的文化和人民,有底蘊豐厚的伊斯蘭精神,是他取之不盡的思想資源。 他最近時期的活動,是往來于英國與埃及之間,在這兩個國家都有固定教學任務。 閑余時間到處旅游,他把近兩年的旅行觀感寫了數篇文章,編成新文集《穆斯林環球旅游》。 他有個人網站:www﹒idristawfiq﹒com,歡迎讀者光顧﹔他公開的個人電郵地址是admin@idristawfiq﹒com,隨時恭候答復問題。
在我們的《伊斯蘭之光》網站上,這兩年來,無意之中收集和編譯了伊德里斯許多文筆清秀和寓理深邃的文章,與讀者共賞。 例如:
《伊斯蘭文明的奇跡泰姬陵》
《西班牙明珠阿爾漢布拉宮》
《羅馬城中莊嚴的大清真寺》
《巴黎清真古寺如文化綠洲》
《慕尼黑市中心建造清真寺》
《倫敦市中心古清真寺》
《多倫多伊斯蘭學院訪問記》
《八月藝術節的愛丁堡清真寺》
《在心中崇拜偶像的危險性》
《穆斯林要提防和遠離教唆者》
《伊斯蘭與基督教信仰分兩家》
《穆斯林活著應在世上做好人》
《穆斯林應比別人更愛護地球》
《大馬士革清真寺歷史的見證》
《埃及圖倫古寺保留的信息》
《巖石清真寺象征穆斯林團結》
《論牢騷﹑不滿﹑憤怒和奮斗》
《古蘭經中魚人對現代的啟迪》
嚴格地說,我對伊德里斯文章的翻譯是不“忠實”的,沒有逐字逐句翻譯。 因為我太尊敬他了,設法保持他的文風,如行云流水的詞句組合﹑力透紙背的思考﹑用許多平凡的舉例,深入淺出,平易近人。 我希望我的中文也同他的英文一樣,讓讀者像喝一杯暖洋洋的奶茶一般渾身舒服。 我對他的思想是忠實的,因為我只可能表達不充份,不可能超越他,為他“錦上添花”,但是我敢擔保,你讀到我的譯文,確是他的本意,不會有我個人偷梁換柱的假貨。
他是當代一位了不起的伊斯蘭新作家和思想家,他是英國人,又是英國語言文學的科班出身,他從天主教神學院走出來,刻苦學習和觀察過伊斯蘭文明。 嚴密的思考和完美的表達,天衣無縫。 假如其中加入了我的冒牌言論,必然像一件精致的純金和寶石工藝品上貼上了一片廉價塑料,極不相稱。 你放心地讀吧,讀的就是伊德里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