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和他的《穆斯林圣訓實錄》 在圣訓學領域,有兩座輝煌突兀的峰巔,這就是《布哈里圣訓實錄》和《穆斯林圣訓實錄》。
圣訓是伊斯蘭教僅次于《古蘭經》的基本法典,與《古蘭經》、公議和類比同稱為創制教法律例的四大淵源和原則,在穆斯林宗教生活中具有經典的位置,極受敬重,千百年來,對穆斯林的思想、感情、言行及生活方式影響大。同時還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因而歷來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圣訓,阿拉伯語稱“哈迪斯”、“遜奈”,圣訓史著作有時亦稱、“赫白爾”和“艾塞爾叮”。我國穆斯林學者舊譯為“圣諭”,現在一般譯為“圣訓”,穆斯林群眾則習慣稱譯音“哈迪斯”,在強調行為的圣訓時,多稱為“遜奈”。圣訓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23年宣教過程中,就伊斯蘭教義、教法和有關現實生活的各種問題所發表的意見和主張,其中包括他的倫理道德風范和他所默認的圣門弟子的重要言行。穆圣歸真后,有些教法學家為了創制教法的需要,將圣門弟子的言行,甚至再傳弟子的言行也列人圣訓。他們認為圣門弟子經常和穆圣在一起,因而其言行也體現了穆圣的思想和意志;所以,有些圣訓定義也包括圣門弟子的言行。
穆圣在世時曾禁止人們記錄圣訓,以免與當時正在降示的《古蘭經》相混淆。穆圣說:你們不要記錄我的任何話,誰記錄了就讓他抹去。后來穆圣允許人們傳記圣訓,他說:“在場者應該把圣訓傳達給不在場者。”又說:“誰為我的教民背記四十段有關教務的圣訓,到復生日,安拉將他排列在教法學家與學者之中。”因此大量的圣訓被圣門弟子背記下來。穆圣歸真不久,《古蘭經》就被完整地輯錄成冊,而圣訓仍由穆斯林們口頭相傳。四大哈里發時期,伊斯蘭教廣泛傳播,國家版圖不斷擴展,信教者日益眾多,各類社會問題隨之猛增。由于《古蘭經》只是信仰和立法的大綱,無法適應層出不窮的新情況。再加之熟記圣訓的圣門弟子奔赴各地,不少人已在征戰中犧牲或因年邁而亡故。所以,圣訓的搜集并匯編成冊,便成為適應新形勢的當務之急。
圣訓的輯錄工作始于公元8世紀初(即伊歷1世紀末)。據《穆宛塔》圣訓集記載,伍麥耶王朝第八任哈里發歐麥爾曾下令各省搜集圣訓。他在給麥地那總督的指令中說:“你看到先知的訓示或告誡,把它記錄下來。我擔心這門學問會隨著學者的逝世而失傳。”當時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圣訓搜集工作,蘇福彥;賽爾德(777年卒)還將當時流行的圣訓編篡成《圣訓大全》,不過伍麥耶王朝記錄的,圣訓都沒有留傳下來”。真正見諸文字的圣訓,最早是在阿拔斯王朝初期,即公元8世紀末。
圣訓的廣泛輯錄、整理和考證,大約分三個時期:
一、8世紀中葉至8世紀末,主要是麥地那和麥加的一些學者輯錄圣訓。當時編輯圣訓集的主要缺點是將圣訓和圣門弟子的言行,相混記錄,難以區別,尤其是在圣訓前面,沒有可靠的傳述世系。這一時期輯錄質量最好、具有代表性的圣訓集是馬立克的(宛塔人)
二、8世紀據9世紀初,圣訓學家紛紛按傳述世系匯編圣訓,每段前面都附有傳述人,而且將圣訓和圣門弟子的話區別開;不足之處是一些不可靠的圣訓也被編人了圣訓集。這一時期較優秀的代表作是罕百里的《穆斯奈德圣訓集》。
三、9世紀中葉至10世紀初,是圣訓學最繁榮輝煌的時期,涌現出了很多著名的圣訓學家,他們在廣袤的哈里發帝國領域內,從事艱苦卓絕的尋訪搜集,從傳述人傳述世系到每段圣訓,進行全面考證,仔細甄別,去偽存真,并按教法內容分門別類匯編,從而出現了布哈里、穆斯林、艾布"達吾德、提爾米濟、奈薩儀、伊本;馬哲等人編輯的著名的“六大部圣訓集!”。其中首屈一指者當屬《布哈里圣訓實錄》和《穆斯林圣訓實錄》,編纂者布哈里和穆斯林也因而成為圣訓學泰斗,享譽千古,名垂青史。本文僅就穆斯林和他的《圣訓實錄》作以簡略介紹穆斯林;哈加吉于公元821年出主在波斯呼羅珊(今伊朗霍拉散?。┑募{薩浦爾.祖上系阿拉伯卡希爾部族,父親哈加吉;希爾,是納薩浦爾一位學識豐富的教長,穆斯林是在宗教氣氛濃郁的社會環境中長大的,并受到父親嚴格的家庭教育。他自幼聰穎,立志求學。潛研宗教。少年時代背誦了全部《古蘭經》,被譽為“哈菲茲”(《古蘭經》通背者),顯示了超群出眾的才華。特長,后又從師,游學美素不達米亞(今敘利亞一帶)、希賈茲、賴伊和埃及等地,追隨名家以求深造,一度曾在著名圣訓學家、教法學家伊本;罕百里門下專攻圣訓和圣訓學。穆斯林的博聞強記,孜孜不倦,為他以后的學術生涯,特別是在圣訓學領域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穆斯林返回故里后,一邊從事學術泛動,一邊兼營服裝生意。后來,為了專心于圣訓事業、他放棄了服裝生意,依靠祖傳家業維持個人生活和研究工作。隨著圣訓探索的進一步深人,穆斯林開始了圣訓的搜集、考證工作,他先從自己的家鄉起步,然后赴伊拉克、漢志、沙目、埃及等地,不辭辛苦,周游東方各地,遍訪圣訓傳述家和背記人。穆斯林曾多次應邀赴巴格達講授圣訓,還向求學中的提爾米濟解答過圣訓難題。
穆斯林十分敬仰圣訓學泰斗布哈里,二人在學術上多有交往。公元864年,56歲的布哈里來到穆斯林的故鄉納薩浦爾。穆斯林在談到歡迎布哈里的盛況時說:“納薩布爾人熱烈地歡迎穆罕默德;伊斯瑪儀的來到,我不曾見過任何一們總督或學者受到過如此隆重的接待。”布哈里住下后設帳講學、穆斯林便在其門下求教,受益匪淺、晚年,穆斯林在家鄉完成了《穆斯林圣訓實錄》,當時很多精通《古蘭經》的學者均健在人世,為穆斯林的寫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幫助。公元874年,為了圣訓學事業鞠躬盡瘁,奮斗終身的穆斯林。積勞成疾,歸真于故鄉,享年53歲。
穆斯林以信仰虔誠、治學嚴謹而著稱,“因而他的《圣訓實錄》也備受后人重視,被稱為最高品級的“塞希赫”圣訓。圣訓學家又將“真實的圣訓”分為7個品級,其中4個品級都是以穆斯林圣訓或輯錄原則為標準的。第一級是布哈里和穆斯林兩家均輯錄的圣訓,即“會同”的圣訓;第二級是布哈里獨家輯錄的圣訓;第三級是穆斯林獨家輯錄的圣訓;第四級他人按布哈里和穆斯林兩家的原則輯錄的圣訓;第五級是他人按布哈里獨家的原則輯錄的圣訓;第六級是他人按穆斯林獨家的原則輯錄的圣訓;第七級是權威的圣訓學家公認的圣訓。由此可見,穆斯林圣訓實錄》已達到與《布哈里圣訓實錄》同等權威有地位。
穆斯林在輯錄圣訓時,遵循布哈里的路子.研究其學風并效法之;同時,也不失自己的治學格和特征。’他輯錄圣訓的標準十分嚴格,圣訓學家稱之為“穆斯林條件”:(1)對處于第一級而傳述精確和處于第二級而傳述比較精確的傳述家所傳述的圣訓,一概加以輯錄;(2)堅持傳述人和受傳人同時在世,而不必同時在場,口耳相傳;(3)特別注重圣訓文詞的完整性和文理的連貫性,不掐頭去尾。每輯錄一條,必附以幾個傳述系統,以資佐證。
如果我們把“穆斯林條件”和“布哈里條件”相比較就會發現,二者的共同點是傳述世系必須連續不斷,傳述者必須是忠實可信、品德公正、謹慎認真、思維正常、觀點正確的穆斯林。二者也略有差異,最突出的就是穆斯林“特別注重圣訓文詞的完整性和文理間貫穿性,不抱頭去尾”。
穆斯林曾高度評價布哈哈里說;“我證實,‘世界上絕沒有與你相提并論的人了’。”后人也同樣給了穆斯林很高的贊譽。圣訓學家視穆斯林與布哈里同樣的地位,將布哈里和穆斯林輯錄的圣訓,即“會同”的圣訓,稱為第一級真實可靠的圣訓。穆斯林一生著述頗多,除宏篇巨作《穆斯林圣訓實錄》外,著名作品還有《稱號與名子》、《圣訓學家的幻想》、《等級》等,這些著作大多是有關圣訓學、教法學和圣訓弟子傳記的內容。
14世紀著名伊斯蘭教義學家伊本;泰米葉說:“天底下,除了《古蘭經》以外,再沒有任何一本圣訓集能比得上布哈里和穆斯林二人的《圣訓實錄》。”其實。自古以來伊斯蘭學者就將這部圣訓實錄奉為“兩真本”難分伯仲,由于《布哈里圣訓實錄》問世早于《穆斯林圣訓實錄》,加之“布哈里條件”更嚴格于“穆斯林條件”,所以,圣訓學家還是把前者稱為第一真本。穆斯林一生共采集圣訓30萬段,經過考證篩選、去偽存真、分類整理;歷時15年,匯編成書,定名為《穆斯林圣訓實錄》。該集收錄圣訓1.2萬余段。傳述系統1萬多個,除去內容重復的圣訓,計有7275段。穆斯林說:“我在編輯此書時,每收錄一段圣訓,都要說明其理由;反之,如果不收錄也要說明其理由。”由此足見其輯錄圣訓時的虔誠信仰的負責精神。
《穆斯林圣訓實錄》前面有一篇作者撰寫的長達萬言的序言,講述了圣訓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圣訓的分類、分級,從中可以了解9世紀圣訓學功研究概略。作者還介紹說,他根據傳述人的情況,將圣訓分為三部分,第一部是熟記并精通圣訓啊人所傳述的;第二部分是對圣訓的記憶與研究均一般的人傳述的;第三部分是較差和不受重視的人傳述的。另外,作者還說明了他輯錄《圣訓實錄》的目的:一是為了滿足同時代學子要求學習的強烈愿望;二是為了將真假圣訓以及認為強弱不一的圣訓加以區別,以便于教法學家用真實的圣訓作為創制律例、執行教法的依據。《穆斯林圣訓實錄》因其版本和統計方式的不同,章數與節數略有出入。現代印刷本一般逐段標有序號,閱讀查找甚為方便。該集有多種注釋本,筆者收藏的是最有影響的腦威(公元1233——1277)注釋本,傳統8開二卷印本.正文系古樸的阿拉伯語手寫體,在文的書寫則是波斯體風格。第一卷和第二卷末尾附有目錄。編纂方式與《布哈里圣訓實錄》相似,也是根據教法內容分門別類地排列。第一卷包括21章,第二卷包括34章,內容除伊斯蘭教的六大信仰和五大主命功課外,不少篇章論述了有關穆斯林的社會行為與交往活動,處世做人與道德修養等問題。還包括宗教判例與規定,以及對《古蘭經》部分經文的解釋與闡發。全集55章的章名及節數,由此窺知部內容之一斑?!赌滤沽质ビ枌嶄洝返谝痪砟夸?/p>
1.信仰章(80節);
2.潔凈章(27節);
3.月經章(31節);
4.拜功章(47節);
5.清真寺章(51節);
6.旅行者的拜功及縮短章(27節);
7.古蘭經的尊貴章(19節);
8.聚禮章(20節)
9、兩會禮章(4節);
10.下雨天的拜功章(5節);
11.日食拜功章(2節);
12.殯禮章(38節)。
13.天課章(34節);
14,齋戒章(32節);
15;坐靜章(2節);
16;朝覲章(94節);
17.婚姻章(24節);
18.哺乳章(13節);
19.休妻離婚章(8節);
20.詛咒章 O節);
21.釋放奴隸章(5節)。
《穆斯林圣訓實錄》第二卷目錄
22.商業貿易章(16節);
23.田園灌溉與收成章(25節);
24.繼承法章(4節);
25.贈送章(4節);
26.遺囑章(4節);
27.許愿章(2節);
28.發行章(8節);
29.復仇與血金章0 節);
30.法制章(7節);
31.案件訴訟法章(11節);
32、拾遺章(4節);.
33.圣戰章(45節);
34.當權者章(55節);
35.打獵、宰牲與可食之肉章(11節);
36.宰牲章(8節);
37.飲料章(33節);
38.服裝與裝飾章,(6節)。
39.禮節章(10節);
40.祝安章(29節);
41.消滅害蟲章(4節);
42.優雅的言辭章(5節);
43.詩詞章(1節);
44.夢境章(4節)
45.美德章(91節);
46.孝敬父母親與教養(48節)
47.前定章(8節);
48.知識章(3節);
49.一記念安拉、乞求與討白章(26節)
50.侮罪告饒章(節);
51.偽信者的特征及斷法章(10節);
52.居住樂園者的品德章(7節)
53.末日來臨的跡象章。(8節);
54.修養章(27節);
55.古蘭經注釋章(4節)
綜觀《穆斯林圣訓實錄》,內容非常豐富,穆斯林宗教生活與社生活的各個方面,幾乎無所不包,或洋洋千言,滔滔不絕,或寥寥數語,言簡意賅,或夾敘夾議,或有問有答,風格多樣。涉獵面廣。若與《布哈里圣訓實錄》相比,則具有如下顯著特點;
一、保持圣訓全貌和意義的完整。在浩若煙海的圣訓中,一段圣訓講述兩個、或兩個以上內容的現象,相當普遍。凡此情況,穆斯林都堅持保留圣訓全貌,整段編排,而且只選編穆圣的訓示,不收圣門弟子的言行。因此,從純圣訓的角度看,《穆斯林圣訓實錄》確實高人一籌。穆斯林這樣做,也許是借鑒了布哈里的經驗教訓。布哈里為了按類分章編寫圣訓,有時將一段圣訓割裂開編人不同的章節。例如有段圣訓敘述“禮拜”和“商業貿易”,布哈里就將這段圣訓分別編進“禮拜章”和“商業貿易章”。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其教學觀點所決定的。
二、收錄各種正文和傳述系統,以便相互印證。凡收入的圣訓,穆斯林一般都列出同一內容而文詞不同的各種正文形式,并附有各種集錄方式和若干傳述系統,以便于讀者了解圣訓正文和傳述系統的差異,這一做法受到后代圣訓學家的高度稱贊。在慎重起見,作者一般不作任何教法性結論。
三、編排合理,內容集中?!赌滤沽质ビ枌嶄洝返木幣欧绞交旧弦彩前凑战谭▋热莘诸悾幌蟛脊锬菢舆^分細膩地分類劃章?!恫脊锸ビ枌嶄洝饭彩杖耸ビ?397段,分為97章,而穆斯林則將l.2萬段圣訓,只分了55章。穆斯林將布哈里圣訓實錄》中的“小凈”。“大凈”。“土凈”三章的內容,劃人“潔凈”一章。又如:關于朝覲的內容,布哈里劃分了4章,而穆斯林則將其全部編人“朝覲章”。這樣,內容相對集中,編排更趨合理。
如果全面系統地比較《布哈里圣訓實錄》和《穆斯林圣訓實錄》,人們還是更推祟前者,從而也反映后者之不足。圣訓學家認為,穆斯林的集子提到過不可靠的傳述者,還引述過他們的一些圣訓。如此批疵,絲毫無損于其權威與輝煌。
《穆斯林圣訓實錄》不僅是伊斯蘭教教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經典之一,同時也是研究伊斯蘭文化、阿拉伯歷史及語言學、民俗學的珍貴資料。世界各地有關專家學者都對其進行翻譯和系統的研究,論文專著成果不計其數。相比之下,我國的圣訓學說,在伊斯蘭文化諸學科中最為薄弱,《穆斯林圣訓實錄》的翻譯研究,更是尚未起步,僅有“會同”圣訓集《腦威圣訓四十段》、《圣訓珠機》和綜合圣訓集《塔知》等有部分穆斯林圣訓翻譯介紹給我國讀者。目前,我國還沒有《圣訓精選》和《穆斯林圣訓實錄》的漢譯本問世,這與我國具有1400年的伊斯蘭文化史是不相應。
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阿訇。關心我國圣訓學和穆斯林圣訓的翻譯與研究,不斷有新的成果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