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說:“你不要揮霍,揮霍者確是惡魔的朋友,惡魔原是辜負主恩的。”(《古蘭經》17:26——27)
根據伊斯蘭教教義、教法規定,穆斯林實行厚養薄葬。穆斯林歸真后,實行薄葬、速葬,莊嚴簡樸的喪葬儀式,體現了伊斯蘭教“貧富平等、純正務實”的精神。多年來厚養薄葬的優良傳統,在廣大穆斯林群眾中繼承發揚受到普遍好評。許多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在介紹國外喪葬之事時說:穆斯林歸真舉行喪葬時,只見許多人在亡人架子后面魚貫而行,互相接替,靜靜地祈禱著,沒有哭聲,沒有孝服。掩埋時只聽到《古蘭經》誦讀聲,大家為亡人接“嘟哇”,向亡人道“賽倆目”告別。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伊斯蘭教優良傳統受到了沖擊,一些與伊斯蘭教教義相悖的陳規陋俗愈演愈烈。例:穆斯林歸真后,扯大孝,置花圈,行跪禮,哭天堂門;出殯時,大操大辦,講排場,嚎啕大哭;殯后大吃大喝,且煙酒齊上;喪事傳經,廣請各坊清真寺阿訇(有時多達60余位),給喪主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更有甚者花巨資征土地建豪華墳墓以備后世“舒舒服服”。這等人實則不知,教義中講:一個穆斯林如果生前信真主行好事,即使黃土實埋,亡人也會感到居于廣廈之中;如果生前不敬畏真主,干罪多,墓室無論多么豪華,也總感到必然的壓迫。
以上種種陳規陋俗,無助搭救亡人,有悖于伊斯蘭教教義、教法,也違背了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因此,希望廣大穆斯林能革除陋習,喪事從簡。
1、堅持“入土為安”的優良傳統,提倡穆斯林歸真后,洗“埋衣臺”,穿“克凡”,站“者那在”,速葬,入土為安。禁止花巨資買土地,修建豪華墳墓。
2、遵循教義、不扯大孝,不置花圈,不行跪禮,不哭天堂門,不戴黑紗,反對設遺像。
3、節儉辦事,不大操大辦,不多用車輛,不攀比講排場,不大吃大喝,揮霍浪費,更不能在喪事中以煙酒待客。
4、人情、經禮是穆斯林之間交往、資助的一種形式,“傳經”是為亡人的懺悔;但是都必須以本坊清真寺辦理。做到量力量財、自愿而行。
5、恪守孝道,善待雙親,厚養薄葬。根據自己的能力多行善功,濟貧扶危,贊助社會公益事業。
穆斯林兄弟們:我們提倡節儉治喪,量力助喪,是利國、利民、利教之舉。也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希望各地廣大穆斯林從我做起,對節儉治喪的穆斯林給以理解支持,使伊斯蘭教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讓穆斯林的葬禮辦得莊嚴、節儉而又文明。
祈求主慈憫我們兩世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