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墨西哥的兩三天行程中,你會在城里看到畫上了斑馬條紋的驢拉著漂亮的馬車,載著游客四處觀光;你會聽到他們熱烈地討論著西語文化的一座橋梁——“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你會發覺墨西哥當代電影巨星佩德羅·因方特(PedroInfante)即使辭世40多年,但他塑造的“墨西哥漢子”——“孝順的兒子,無私的朋友,浪漫的情人,誠信的男人”,仍然是每一個墨西哥人都渴望成為的形象。
同時,也會感覺到墨西哥人對他們的近鄰美國那種糾纏不清的心情:一方面,為每年拍攝“泰坦尼克號”這類大片及其他大型工程所帶來的就業機會而欣喜,另一方面,也為美國人在布拉沃河上游建了十幾座大壩蓄水,不顧處于下游的墨西哥缺水干旱而罵罵咧咧。
大凡去美國公干或旅游,東部可作“美加游”(順道到加拿大一游);西部可作“美墨行”(取道墨西哥游玩)。如此兼顧,行程短,費用低,一舉幾得。本文且以洛杉磯—圣地亞哥—蒂娃娜—羅莎麗多—恩森那達路線,與讀者把臂同游墨西哥。
景色迥異 貧富懸殊
墨西哥位于南美洲南部,領土面積為197.2萬平方公里。北鄰美國,南接危地馬拉和伯利茲,東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變化多端的自然界因素糅合在一起,造就了地理落差和迥異景色,也形成了墨西哥獨特的魅力——從云霧繚繞的熱帶雨季森林到終年白雪皚皚的山地,從寸草不生的沙漠到適宜水果、谷物生長的富饒綠洲。
墨西哥可粗略劃分為首都、核心、西部、北部及南部幾大地區。近幾十年來,墨西哥數度經歷經濟危機,盡管國家力推各項經濟改革,但國家經濟發展一直是中低速增長,與鄰國“美利堅”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沿著浩瀚無邊的太平洋驅車走上幾小時,路的右邊闖入眼簾的是與沙灘海水相接的西班牙式別墅,或豪華典雅、色彩斑斕,或花叢掩映、高墻深宅;而路的左邊卻是依山而建的貧民住宅區,或雜亂無章、擁擠不堪,或垃圾成山、污水橫流。
國旗與木馬
從車里往邊境關口望去,陽光下幾十米高的粗大旗桿頂飄著一面可以覆蓋好幾輛大巴的墨西哥國旗。經歷了血與火、數百年堅持不懈爭取獨立、信奉天主教的墨西哥人民,在國旗上用綠色、白色、紅色、蛇、雄鷹和仙人掌來象征他們對獨立與希望、和平與宗教、統一與自由的追求。墨西哥人非常愛護自己的國旗,國旗常年飄揚在城市、街道和百姓家庭,一到下雨,大家都會收起國旗,等雨過天晴再重新掛起。
同行的友人介紹,這個關口前不久曾立起一座巨型木馬,馬首呲牙咧嘴向著美國方向。美國人不解其意,問墨西哥人又語焉不詳,遂心有不安,幾經交涉之后墨西哥方面同意拆走木馬。
墨西哥人喜歡和善于用大型的雕像表現他們對神的膜拜或對自然奧秘的探索,這也許與墨西哥和整個美洲大陸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瑪雅文化”有關。公元7世紀,瑪雅人在沒有馱畜、車輛或金屬工具的情形下,建起集宮殿與神廟于一體、頂上矗立著一座天文觀象臺的宏大建筑物。令人類詫異的是瑪雅文化遺留的一些龐然大物后來不知所蹤,成為不解之迷。
不沉的“泰坦尼克號”
90年前,被認為是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開出,卻在處女航中撞上冰山永遠沉沒在大西洋的深海里;90年后,踏足再現這一震驚世界歷史慘劇的片場,一股驚心動魄的震撼從心底升騰而起。
如果不說,誰都不會留意,那個矗立在海邊的一個大廠區竟然是拍攝蕩氣回腸、狂賺了幾億觀眾涕淚的《泰坦尼克號》的地方。
井字形的廠區道路,一群群工人正忙碌地開著叉車搬運道具。
那些當年拍攝《泰坦尼克號》的場景已不復見,像一塊移動陸地的巨型船體也被賣掉了,但一個足以泊入萬頓巨輪的鋼鐵船塢、橫七豎八的起重機依然靜靜地屹立在波光鱗鱗的海邊上,似無聲地向人們訴說拍攝沉船那一刻的慘烈和悲壯。
奇怪的是,該片最重要的場景之一——“泰坦尼克號”船長餐廳卻沒有在廠里搭建,而是選中離片場約1公里的一家旅館作實景。旅館里的餐廳不大,擺放著雍容華麗的大餐桌,三角形鋼琴優雅地立在一隅,墻壁掛滿各種“泰坦尼克號”的劇照,餐廳兩面向海,臨窗眺望,大海無垠,天水相連。
海水噴泉 蔚為奇觀
恩森那達是此行最后一站。必去的一個地方就是拉普發多拉天然海水噴泉。逾萬公里長的海岸線,造就了墨西哥許多美麗的灘涂,或白浪軟沙遠帆海影,或巖穴奇礁怪石嶙峋。拉普發多拉天然海水噴泉便是數一數二的海岸奇景:陸地兩塊巨型的巖石弧狀伸向大海,海水經年累月侵蝕撕咬硬是把它從中間劈開,形成如V形般的巨大巖穴。
海浪自遠而近撲向巖穴,巖穴旋即被灌滿……突然,一聲巨響,海水噴涌而起,直越過二三十米高巖石頂端,飛珠濺玉,驚得在此覓食的一群群海鷗急忙展翅,鷗聲四起。少頃,下一個巨浪拍岸而來,海水再次噴涌而起,潮去潮來,周而復始,令人嘆服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邊境“雙偷”有點忙
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邊境線很長,幾個人高的鐵絲網跨溝壑越丘陵順勢而筑,有些地方國界僅隔一條路、一條街。鐵絲網每隔兩公里就有一個美國邊境哨卡,一輛警車兩名軍警值勤。在這里,如果湊巧還可以看到令人捧腹的偷越國境“現場版”。
一些生活在墨西哥邊城的人,三五成群,游手好閑,以幫人偷越國境為生。做法非常簡單,談好價收了錢,然后七八個人護著一個偷渡者伺機翻越鐵絲網,當美國軍警發現趕來,七八個人立即朝不同方向奔跑,兩名軍警顧此失彼疲于奔命,等全部抓到這些人,偷渡者早已成功越境逃之夭夭。這些人隨后被拘留兩天,吃飽喝足,遣返原地,又談下一單“生意”去了。
還有一件奇怪的事,并非汽車生產大國的墨西哥,從羅莎麗多一直到恩森那達,漫山遍野層層疊疊堆滿了廢棄的汽車。一打聽,原來這些車大多數是被人從美國那邊偷回來,卸成七大件八大塊賣了,剩下一個個空殼丟在各處,最后只好由警察集中運到各個山頭。
旅游貼士:
簽證:持中國護照、美國簽證是可以隨時從美國進入墨西哥的(無需獲后者的簽證),前提是本人的美國簽證必須是“M”(即多次出入境)而非“S”(即一次出入境)。
貨幣:比索,分紙幣和硬幣兩種。1美元=約9.2比索。
天氣:全年氣溫差別不大,平均25-27攝氏度。夏季炎熱,冬季不是很冷。
交通:有三種選擇——自駕車、城際巴士或參加旅行團。路線是自洛杉磯出發,經橙縣到圣地亞哥,從美墨邊境口岸檢查站出關進入墨西哥。
住宿:為安全、衛生起見,以入住三星級酒店為宜,價錢約為700比索。
飲食:城中偶爾也有一兩家中餐館,但早已“異化”成華洋雜陳的菜譜,不吃也罷。嘗嘗150-200比索一頓豐盛地道的墨西哥風味才算不虛此行。
購物:銀首飾、銀制品、陶器、皮具、餐酒、印染T恤、木制工藝品、草梗畫等都是很不錯的禮品。
費用:自助游豐儉由人;2-3天旅行團收費80-90美元(通常不包餐費),小費每天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