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間題,是發自每個人心靈深處的意念或愿望。信
不信教,信什么教,也可以自行選擇、決定,不能強加于人。因
此,《古蘭經》中有一句名言常被引用,就是“宗教信仰不能強
逼”(2,256),阿訇們宣講時常誦讀這句話的原文,并解釋其
含意。
信仰不能強逼的意思是,你既不能威脅利誘、強迫某人皈
依某教.更不能采取暴力手段強迫某人背離他所信奉的宗教,
也不能以任何變相壓力迫使誰改奉你所喜歡的某教。每個人
都有自己的理智和思辨能力,可自行斟酌,對自己負責。傳教、
勸化,要正面宣傳,耐心說理,如果誰也說服不了誰,也應該彼
此相容,和睦共處。《古蘭經》中對肩負傳教使命的先知降示的
一個短章中說:
你說:“異教徒們!/
我不信奉你們所奉之教,/
你們也不信奉我所奉之教;
我不崇敬你們所崇之道,/
你們也不崇敬我所崇之道;
你們有你們的宗教,
我也有的我的宗教。”
(109:1-6)
這一章,簡明通俗,主旨明朗,強調各行其道,互不干擾。類似
的啟示還有:
你說:我相信安拉降示的經籍,
我奉命對你們公平待遇。
安拉是我的也是你們的主,
你們有你們的工作,
我們有我們的事宜,
我們和你們之間不必爭議,
安拉將把我們召集,
歸宿只在他那里。
(42:15)
這是針對“有經典”的教徒而發的,指當時的猶太教、基督教
徒。提出彼此間要平等對待,相安無事,避免爭吵。不過,收尾
的語氣,似已蘊涵著:是非曲直,將來自有分曉。即每個人的行
為,責任自負,在另一些章節中,說得更為明確,如:
我為世人本著真理把經典降給你,
誰遵循正道,對自身有利;
誰步入迷途,只能咎由自取,
你絕不能對他們佑庇。
(39:41)
與此內容相近的還有第6章104節,都強調應該自負其責,別
人愛莫能助,找不到保護傘。經文中還談到,信仰自擇、道路自
選、后果自負的間題,古己有之,并非自今日始:
我確實給每個民族派過使者,
〔告誡:〕“你們應該崇奉安拉,
對魔鬼遠避!”
他們中有的人接受安拉的指引,
有的人確實頑固執迷。
你們應該在大地上游歷,
去考察頑抗者是怎樣的結局。
(16:36)
可見歷代先知在勸善止惡的進程中,都體驗過穆罕默德所遇
到的情況,信仰問題自行抉擇,不能強迫就范。再回過頭來看
看關于“不能強逼”的那一節啟示的全貌:
宗教信仰不能強逼,
因為正邪已經明晰。
不信邪魔而誠信安拉的人,
確實已將堅固不毀的勝券穩操在手里,
安拉廣聞博聽,深察洞悉。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