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的穆斯林以自己的力量創辦了一所經學院,因為經濟和師資的局限,每年只招收八名學員,但經學院有一個明確的宗旨﹕培養適合于西方社會的伊斯蘭宣教人員。這所簡陋的經學院,自開辦以來已經培養了九十名畢業生,全部從事清真寺教務和管理工作。從社會反饋的調查中證實,每一個畢業后盾經學院校友都能堅守個人的信仰功修,獨當一面地工作,替圣傳道任勞任怨,艱苦奮斗。院長巴達維博士在接受伊斯蘭通訊社記者采訪時說,在倫敦經學院當初設立時,董事會一致決定,這所學校不要辦得太大,應當高質量,少而精,以虔誠的信仰和真誠的服務為校訓。
這所經學院是一個試驗,為日益壯大的歐洲穆斯林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宣教人員開辟新路子,樹立榜樣,總結經驗。
巴達維博士說,根據社會調查,移民到歐洲各國的穆斯林,絕大多數都堅守信仰,只有少數人,可能15%左右,被西方文化同化。但是,這些人也并沒有完全脫離穆斯林社會,仍舊有希望把他們引回正道。
我們的培養目標,既是為廣大有信仰的穆斯林服務,也要千方百計把脫離伊斯蘭的穆斯林以及對伊斯蘭有興起的教外人引入穆斯林的大家庭。
我們培養的都是有才華,但又愿意苦干的宣教人員。此外,在歐洲共產主義完全瓦解之后,許多西方人把仇恨的矛頭指向伊斯蘭,所以有一部分西方人極力丑化伊斯蘭,把穆斯林描繪成愚昧落后的人群,都是一些殺人不眨眼的恐怖分子。因此,歐洲的伊斯蘭宣教工作就必須針對這些不友好的人,揭穿他們的謠言,向民眾說明真相,以自己的行動和語言表現出伊斯蘭是人類最秀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