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大災難六十年﹐是一場對全體穆斯林穩麥跨越世紀的嚴峻考驗﹐面對艱難困苦的歲月﹐堅定的信士絕不泄氣﹑悲哀或失望。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強大敵人面前讓步﹑投降﹑屈從﹐都不能滿足敵人的要求﹐也永遠不會出現勝利。 我們唯一的出路是戰斗﹐堅持伊斯蘭原則的戰斗﹐在戰斗中穆斯林穩麥更加團結起來﹐取悅于真主﹐考驗我們敬畏真主﹐信賴真主﹐深信真理必勝。 敵人占領了伊斯蘭的領土六十年﹐每年的五月﹐是紀念日﹐敵人在觥籌交錯瘋狂慶祝之際﹐深受其害的巴勒斯坦人民沉浸在悲痛與凄慘之中﹐他們是我們的穆斯林兄弟姐妹﹐與我們心連心﹐有緊密的血肉之情。 對于全體穆斯林穩麥﹐這個紀念日﹐是提醒他們不要忘記在二十世紀發生的人類最野蠻的侵略和暴行﹐穆斯林的傷痛延續了六十年﹐巴勒斯坦人民在痛苦中﹐全體穆斯林都感到痛心。 先知穆圣說﹕“信士之間的親密關系﹑互相關愛和同情﹐猶如在同一個軀體中。 假如其中一個肢體有了疾病﹐全身都會感到難受和發燒。”《布哈里圣訓集》和《穆斯林圣訓集》
巴勒斯坦不僅屬于當地居民﹐而且屬于全世界穆斯林﹐因為那里有先知穆圣夜行和登霄的圣地﹐那里發生的災難﹐牽動每個穆斯林的心﹐捍衛巴勒斯坦的自由和尊嚴是每個穆斯林的責任。 先知穆圣說﹕“確實﹐伊瑪尼是盾牌﹐是穆斯林賴以抗戰和自衛的武器。”《穆斯林圣訓集》 巴勒斯坦的未來前途﹐只有伊斯蘭﹐任何西方體制都是騙局﹐都是西方殖民主義的以假亂真的借口。 在歷史上曾經存在過﹐未來也必然如此﹐在伊斯蘭法制管理下的巴勒斯坦﹐全體人民共享自由和民主﹐穆斯林﹑基督教徒和猶太人一律平等﹐信仰受到尊重﹐人權有所保證。 全世界穆斯林堅持一個原則﹐絕不放棄先知穆圣夜行和登霄的神圣土地。
巴勒斯坦被敵人繼續占領著
巴勒斯坦被占領六十年﹐這只是歷史的一剎那﹐不用擔心﹐敵人不可能占領下去永久不變。 穆斯林的災難﹐事事都是真主對信士的磨難和考驗﹐只有心中伊瑪尼不死﹐勝利必然在望。 現代西方殖民主義侵略穆斯林領土迄今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期間不斷發生起伏波折和不屈不撓的斗爭﹐伊斯蘭更加光亮﹐穆斯林斗爭更加堅強。 曾記否﹐八十年前西方列強廢除了象征穆斯林統一的元首哈里發﹐但是穆斯林堅守《古蘭經》﹐雖然分散作戰﹐堅持斗爭﹐但是沒有發生分裂﹐仍舊是全世界一個穆斯林穩麥。 最近的侵略事件發生在阿富汗﹑伊拉克和索馬里﹐那里的穆斯林弟兄沒有屈服﹐他們高舉的旗號是伊斯蘭﹐抗戰斗爭持續不斷﹐使西方占領軍的日子不好受。
《古蘭經》說﹕“在你以前﹐有許多使者﹐確已被人否認﹐但他們忍受他人的否認和迫害﹐直到我的援助降臨他們。 真主的約言﹐不是任何人所能變更的。”(6﹕34) 先知穆圣是真主的最后使者﹐是真主在人間的親密伙伴﹐但從開創伊斯蘭偉大事業起﹐遭到古萊氏部落迫害﹐直到希吉萊八年﹐在他歸真前二年﹐才獲得決定性的偉大勝利﹐戰勝敵人﹐光復麥加。 《古蘭經》說﹕“故你應當忍受你的主的判決。”(68﹕48)
在麥加期間﹐先知穆圣的許多優秀弟子受盡人間折磨﹐甚至迫害致死﹐他們向先知穆圣求助﹐要求他向真主祈禱﹐減緩他們的痛苦﹐但是他們得到的回答是﹕“我憑著真主的尊名﹐這個宗教(伊斯蘭)必將獲勝﹐從薩那直到哈德拉瑪特﹐所有的人都將只崇拜獨一無二的真主﹐否則的話﹐狼變成了羊。 你們不要著急。”《布哈里圣訓集》 他的話應驗了﹐是在二十年后。 當伊斯蘭在阿拉伯半島獲得全勝的時候﹐圍繞在先知穆圣周圍的弟子們有好幾十萬﹐他們都經歷了艱苦的磨煉﹐個個都是堅定不移的英雄好漢。 今天我們面臨的局勢﹐在歷史上也經常出現過﹐穆斯林度過了難關﹐伊斯蘭更加光輝﹐穆斯林穩麥更加堅強。 在敵人侵略﹑占領﹑威嚇﹑利誘﹑思想腐蝕和分化瓦解的面前﹐絕不動搖﹐寸土不讓﹐堅持到底﹐必然勝利。
人們在期待著勝利到來
凡是在艱難中的人們﹐都希望知道何時是盡頭。 這個問題應當由自己回答﹐因為《古蘭經》說﹕“信道的人們啊﹗ 如果你們相助真主﹐他就相助你們﹐并使你們的腳步穩固。”(47﹕7) 最后的勝利﹐必然歸于堅守正道的信道者。 度過艱難的時期﹐對于信士來說﹐也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有許多磨煉和考驗﹐檢驗信士的忠誠和毅力﹐他們的忠誠和辛苦都將得到報償。 例如努哈圣人一生為先知﹐活到來950歲﹐歷經千辛萬苦﹐遭到無數次背叛和失敗﹐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奮斗。 他只向真主祈求過﹐把那些罪惡的人全部消滅吧﹗ 真主準承了他的請求﹐洪水爆發了﹐人間出現了巨大災難。 《古蘭經》說﹕“在你之前﹐我確已派遣了許多使者﹐去教化他們的宗族﹐那些使者就昭示他們許多明證﹐然后﹐我懲治犯罪的人。 援助信士﹐是我的責任。”(30﹕47)
勝利和幸福是人之所欲﹐但這不是真主造化人類的目的﹐所以每個時代或每個人﹐都須經歷各種災難﹐使那些人遭受肌膚之苦﹐心靈受到沖擊﹐感情受到震動﹐信仰得以提升。 《古蘭經》說﹕“你們還沒有遭遇前人所遭遇的患難﹐就猜想自己得入樂園了嗎﹖ 前人曾遭受窮困和患難﹐曾受震驚﹐甚至使者和信道的人都說﹕‘真主的援助什么時候降臨呢﹖’ 真的﹐真主的援助﹐確是臨近的。”2﹕214)
在人世間﹐真主的考驗各種各樣﹐有災害和戰爭﹑饑荒和破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也有發財﹑勝利﹑得獎﹑升官﹑艷遇﹐這些看來美好的欺騙。 在任何時候都應堅持一個原則﹐敬畏真主﹐堅守伊瑪尼正道。 在許多磨難之后﹐真主的勝利終將來到﹐賞罰分明。 《古蘭經》說﹕“直到眾使者絕望﹐而且猜想自己被欺騙的時候﹐我的援助才來臨他們﹐而我拯救了我所意欲的人。 我所加于犯罪的人們的懲罰是不可抗拒的。”(12﹕120)
堅持伊斯蘭真理﹐奮斗就是勝利
歷時將近二百年的十字軍侵略戰爭﹐給穆斯林造成巨大災難﹐當時的穆斯林世界局勢未必比今天好多少﹐內部分裂﹐各自為政﹐互相虛假合作﹐給敵人造成可乘之機﹐長驅直入。 歐洲羅馬基督教徒占領了古都斯(耶路撒冷)和艾爾-薩姆地區(即今日之巴勒斯坦﹑黎巴嫩﹑約旦﹑敘利亞全部﹐及伊拉克部份)領土。 古都斯在基督教徒十字軍殘暴統治下長達一百年之久。 穆斯林統帥薩拉哈丁在面對強大的歐洲聯軍和穆斯林內部分裂的局面中﹐深信只須堅持先知穆圣的道路﹐伊斯蘭必勝。 在在向敵人展開全面進攻前﹐先做穆斯林內部工作﹐逐個團結各地穆斯林部落和地方勢力﹐如埃及法蒂瑪政權和阿巴斯帝國殘部﹐在“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的大旗下形成統一戰線﹐展開全面大反攻﹐徹底打垮神圣羅馬帝國的侵略大軍﹐把他們驅趕到歐洲去﹐全部收復了穆斯林失地。
二十世紀初﹐猶太復國主義抬頭﹐錫安主義(猶太復國運動)創始人西奧多‧赫茨爾于1901年五月到伊斯坦布爾求見伊斯蘭哈里發蘇丹王阿布杜‧哈米德二世﹐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定居點。 蘇丹王得知客人的來意不善﹐拒絕接見﹐但指示他的樞機院長官向他傳話說﹕“提議這位赫茨爾博士不要白費力氣﹐他的設想成功不了。 我無權把領土分割給他﹐因為這片領土不屬于我個人所有﹐屬于伊斯蘭國家。 伊斯蘭國家曾為這片土地戰斗過﹐灑過熱血。 他們猶太人可以保存他們的百萬金幣﹐(我們不需要)。 他們也許會免費奪取那里的土地﹐當哈里發國家被滅亡的時候。 但是﹐只要我還活著﹐我寧可用寶劍刺入我的肉體﹐也不愿意看到巴勒斯坦的土地從伊斯蘭的國家分離出去。 這兩件事﹐都不會發生﹐因為只要我還活著﹐我也不會用寶劍刺傷自己。”
在那個年代﹐伊斯蘭的領土四處都遭到西方列強的蠶食﹐敵人對富饒遼闊的伊斯蘭領土早有覬覦之心﹐利用猶太人侵入巴勒斯坦是密謀已久的詭計之一。 當時的局勢對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王有許多壓力﹐但是他的的回答﹐擲地有聲﹐我們可以看出他堅定的立場和所堅持的原則。 哈米德二世蘇丹王﹐不虧為是一位穆斯林的英明領袖﹐但可惜﹐生不逢時。 史冊上記載了他的這段話﹐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今天的中東局勢很明朗﹐假如不是那一幫子傀儡國王﹑君主和總統們為帝國主義效勞﹐為虎作倀﹐可能局勢會順利得多﹐這些人為了家族私欲而對穆斯林的解放事業制造了障礙﹐成為敵人的得力助手。 我們不埋怨任何人﹐因為我們認識到是真主的考驗﹐我們的使命是堅守真理﹐奮斗到底﹐有必勝的信心。 先知穆圣早有預言﹐他說﹕“真主將意欲那些獨裁者們存在。” 在同一處的圣訓集中﹐也有另一段深刻涵義的圣訓﹕“那些地方也將出現沿著先知路線的哈里發(領袖)。”《艾哈邁德圣訓集》
《古蘭經》說﹕“真主應許你們中信道而且行善者(說)﹕他必使他們代他治理大地﹐正如他使他們之前逝去者代治大地一樣﹔他必為他們而鞏固他所為他們嘉納的宗教﹔他必以真主代替他們的恐怖。”(24﹕55)
成功與勝利不是從天下掉下來的﹐而是真主的仆民團結奮斗的集體成就﹐是真主對全體穆斯林穩麥的恩惠。 成功與勝利不是做在沙發上等來的﹐而是發揮智慧﹑勞動和戰斗的成果﹐每個人都能嘗試到真主恩賜的愉快和歡樂。 成功與勝利不是別人贈送的禮物﹐而是全深心地投入﹐提高了自己﹐也提高了社會﹐是真主喜悅的賞賜。
《古蘭經》說﹕“你們不要灰心﹐不要懮愁﹐你們必占優勢﹐如果你們是信道的人。”(3﹕139)
《古蘭經》說﹕“真主已經制定﹕我和我的眾使者﹐必定勝利。 真主確是至剛的﹐確是萬能的。”(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