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是經國家批準,并由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主辦的唯一一所培養較高級的年輕愛國宗教教職人員的伊斯蘭高等學府,是萬隆會議后,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心下,于1955年建立的。
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成立后曾借讀于當時的回民學院(現改為北京市回民學校),現在的校址設于北京回民聚集的牛街地區南橫西街103號,是由國家撥專款于1958年建成的。占地總面積10,978平方米,由主樓、宿舍樓和食堂三部分組成。其中主樓建筑面積為5,441平方米,學生宿舍樓建筑面積為 3008平方米,當時是按在校學員500人的規模建造的。主樓為三層,包括教室、辦公室、圖書館、閱覽室、語音教室、微機教室、禮堂、禮拜殿和大小凈室等設施。圖書館現藏書4萬余冊,有漢文、維吾爾文、阿拉伯文、波斯文、英文、烏爾都文等語種,還有一些珍貴的阿拉伯文古蘭經抄本,禮拜殿可容500人同時禮拜。主樓的建筑形式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在樓層的頂端有1大4小共5個綠色圓包,中間大圓頂象征著圓際天穹,4個小綠包象征東西南北四方歸一,大綠圓頂頂部鑲有一彎新月,高懸在距離地面32.25公尺以上,為伊斯蘭教的象征。
該院的辦學宗旨為: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較高宗教學識和阿拉伯語水平、漢語文化水平的伊斯蘭專業人才。學制四年。課程設置分為伊斯蘭教專業課和大學文科基礎課兩類,分別約占全部課程的70%和30%。專業課設有《古蘭經》注釋、古蘭學、古蘭誦讀學、伊斯蘭教教法、教法原理、教法史、教義學、圣訓、圣訓學、中外伊斯蘭教史、阿拉伯語、阿文書法、教務實習等;基礎課設有政治課(包括鄧小平特色理論、中國革命史和愛國主義教育課)、大學語文、寫作、歷史、地理、計算機、體育等課程。教學采用現代課堂講授方法,堅持“在教言教”原則,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該院的招生對象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立志從事伊斯蘭教事業、年齡在19—23周歲、已進入清真寺學習一年以上的男性穆斯林青年。生員面向全國,根據各地伊斯蘭教工作的實際需要定向招生,經過統一考試,擇優錄取。學生畢業后,根據“從哪里來,回到哪里去”的原則,回到原選派省區,主要擔任各地清真寺阿訇或從事伊斯蘭教事務及教學、研究等工作。
該院設院長1人,副院長4人;設有教務處、辦公室、圖書館三個處級部室和1個教研室。50年的建院歷史,已初步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梯隊型的師資隊伍。學院除有資深的老一代伊斯蘭教學者作為教學與科研的中堅力量外,還有一支年輕的專業教學力量,他們大部分是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畢業生,畢業后又分別在埃及愛資哈爾大學、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大學等國外伊斯蘭院校留學或進行專科進修過,有著為伊斯蘭教教育事業做奉獻的敬業精神。
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成立以后,得到了黨和政府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支持。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首屆畢業生同中央民族學院各民族師生一起,于1957年在中南海受到了毛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周恩來總理于1958年在國務院禮堂曾親切接見了經學院的學生。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30周年校慶時,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伊協名譽主任包爾汗,中共中央統戰部二局局長張聲作,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局長任務之、副局長宛耀賓、中國伊協主任張杰等領導同志到會祝賀,包爾汗副主席在大會上致辭,全院師生備受鼓舞。40周年校慶時,適逢中國伊協第六屆代表大會換屆,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李德洙到會并參觀了校史展覽。45周年校慶,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楊同祥到會祝賀。更令人振奮的是,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關心宗教院校的人才建設與發展問題,擬撥專款另建經學院,以解決經學院校舍難的問題。不日,經學院將選址另建 。 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經學院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至今已走過48個春秋,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愛國愛教的伊斯蘭教專業人才。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按照黨的宗教院校的辦學方針,招收了來自全國各地,包括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撒拉、塔塔爾、柯爾克孜和烏孜別克等八個民族132名學生。特別是1962年—1964年,根據毛主席的指示,經李維漢同志提出,還舉辦了一期研究班,邀集了當時全國知名阿訇、伊瑪目41名來院學習,對他們進行系統培訓、深造。自1955年創辦至1965年期間,畢業于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的學員近173人。他們畢業后分別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有的擔任家鄉清真寺的阿訇、伊瑪目,有的就職于各級政府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各級伊協組織,有的在全國和地方經學院擔任領導或教學工作。他們中大部分學有所成,譯著立說,成為了知名的穆斯林學者和專家。近半個世紀,在中國伊協和各省、市、自治區伊協及全國10所伊斯蘭教經學院的各級領導中,有相當一批人就是當年經學院的畢業生或曾在經學院進修過的阿訇。現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陳廣元,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原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院長買買提·賽來等都是經學院培養出來的具有一定影響的杰出人才。這批人才現已成為全國伊斯蘭教屆的代表人物和中堅力量,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執行黨的宗教政策、熱情為穆斯林服務,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發揮了穩定一方、且他人無法取代的作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根據中發[1980]22號關于恢復各地宗教院校的文件,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通過了“盡快恢復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的決議,于12月開辦了第一期在職阿訇進修班,共計31名學員。后又遵照中發[1982]19號文件“有計劃地培養和教育年輕一代的愛國宗教教職人員,對我國宗教組織的將來面貌具有決定的意義。我們不僅應當繼續爭取、團結和教育一切現有的宗教界人士,而且應當幫助各種宗教組織辦好宗教院校,培養好新的宗教職業人員”的精神,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正式恢復辦學,并于1982年11月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 自1982年復課后,經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克服經費不足、師資缺乏等種種困難,遵循既定的辦學方針,認真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開展多層次辦學,除開辦本科班、大專班外,每年還舉辦在職中青年阿訇進修班。先后舉辦了30個教學班,其中14個本科班(包括2個新疆班)、4個大專班、10期在職中青年阿訇進修班、1期新疆伊瑪目研修班、1期基礎阿語班、1期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中青年委員在職阿訇研修班。此外,還舉辦4期留學生培訓班。現有在校學生151人。自1982年至現在,共計已有近千名學員畢業或結業于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這些畢業生除少數被選派到埃及、巴基斯坦、利比亞等伊斯蘭教國家繼續進修深造外,絕大多數都在國內從事伊斯蘭教方面的工作。他們逐步接替老一輩伊斯蘭教教職人員的工作和重任,有的當選為地方伊協組織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委等,有的當選為人大、政協的代表或委員,已成為全國各地伊斯蘭教界的后備力量和接班人,緩解了我國伊斯蘭教教職人員青黃不接的大問題。 近20年來,由于堅持正確的辦學方針,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在國內外伊斯蘭教育界享有一定聲譽。1986年和1987年,在全國高等院校阿拉伯語水平評比競賽中,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名列前茅。曾有8名學生獲獎。其中兩名學生榮獲八四級水平測試的第一、二名,三名學生囊括了八三級阿語作文比賽的前三名,為學院贏得了榮譽,博得各專業院校和阿拉伯語界的好評。在歷屆全國《古蘭經》誦讀比賽和《臥爾茲》演講比賽中,都有經學院的學生參加并入圍爭得名次,得到國內伊斯蘭教界的肯定與認同。此外,先后有多名學生赴埃及、巴基斯坦、利比亞、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王國等國家參加《古蘭經》誦讀比賽或各種學術交流會議。 改革開放以來,伊斯蘭教經學院先后接待了許多訪華的伊斯蘭國家元首,如利比亞總統卡扎菲、蘇丹總統尼邁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議長拉夫桑賈尼、沙特阿拉伯王國王儲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等;接待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伊朗、沙特等國家的院校訪問團及專家、學者和知名人士,并與他們進行座談與交流。齋月期間,還與巴基斯坦、利比亞等伊斯蘭國家的誦經師一起恭誦《古蘭經》。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已成為改革開放后,中國伊斯蘭教與國際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
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是我國有計劃的培養年青一代愛國愛教宗教教職人員的主要教育陣地,鑒于我國伊斯蘭教教育系統一直沒有一套統一的專業課教材,各級經學院的課程設置、教材選用以及教學要求不甚統一。因此,教材建設是當前宗教院校工作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第七屆代表會議換屆后,新一屆領導班子對統編全國經學院專業課教材的工作非常重視,委托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牽頭抓好經學院宗教課教材編寫工作。并于2001年5月,在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召開了“全國和地方經學院教材工作座談會”,為期三天的座談會,全國和地方 10所經學院就各自院校的課程設置、師資隊伍、自編教材大綱和教材狀況及教學實際進行了詳細介紹與交流,特別是對大家共同關心的統編伊斯蘭教教育課程教材問題進行了重點研討,并在有關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協商并落實了經學院大學本科一、二年級的6門漢講宗教課基礎教材:《圣訓簡明教程》、《伊斯蘭教教義簡明教程》、《<古蘭經>簡明教程》、《伊斯蘭教教法簡明教程》、《中國伊斯蘭教史簡明教程》、《世界伊斯蘭教史簡明教程》及《阿拉伯文書法》、《<古蘭經>誦讀學》的編寫承擔單位。提出教材編寫要求:在內容上,既要尊重歷史,又要面對現實;既要在教言教,又要適應時代;既要科學、準確,又要通俗易懂;既要內容豐富,又要刪繁就簡。會后,在協會領導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教材編審協調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由專人負責教材編寫的各方面協調組織工作。目前,寧夏伊斯蘭教經學院承擔的《中國伊斯蘭教史簡明教程》、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承擔的《伊斯蘭教教義簡明教程》、昆明伊斯蘭教經學院承擔的《古蘭經簡明教程》、北京伊斯蘭教經學院承擔的《世界伊斯蘭教史簡明教程》、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承擔的《伊斯蘭教教法簡明教程》,共計6部教材,已完成初稿;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承擔的《阿拉伯文書法簡明教程》、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承擔的《古蘭經誦讀學簡明教程》完成修改稿、《圣訓簡明教程》也即將完成初稿。這些教材編寫稿經過修改、定稿、審定工作,將作為試用本出版發行。
中共中央于2001年底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江澤民同志曾強調指出:宗教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切實做好新世紀初的宗教工作,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這充分說明,新世紀的宗教工作具有不同一般的重要性,而宗教教育也必定成為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將任重道遠。現在,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全體教職員工正以全新的姿態和面貌,團結一致、與時俱進,努力為培養伊斯蘭教接班人勤奮工作,爭取在21世紀創造出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