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駐華使館文化參贊與中國文化部對外文化交流中心負責人董主任舉行了會見。會見中文化部對外聯絡局亞非處副處長余建在座。
首先,董主任介紹了對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工作。她說,為了進一步開展文化活動,該中心于2006年12月,在文化部對外聯絡局的支持下,正式展開工作。
她說,中國于1998年,在貝寧和毛里求斯兩國成立了文化中心。從2000年起分別在埃及、法國、韓國和馬耳他成立了文化中心。2008年將在德國成立文化中心。
董主任表示,目前,法國、德國和西班牙已在中國開設了文化中心。
董主任在回答參贊提出的成立文化中心的程序時說,根據雙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開設,而且開設文化中心是對等的,并且不能具有任何目的,中心負責人可以由外交人員或非外交人員擔任。
文化中心設有圖書館、語言培訓班,同時也舉辦文化展覽。她說,以上這些活動不能具有任何目的。至于語言培訓班,為保障老師的教育工資,可以適當從學生那里收取學費。如果出售書籍,可以按書籍封底的價碼出售。
她說,如果是非政府職員出任中心主任,工作一年后,可享受政府職員的待遇,諒解備忘錄中就此將作詳細的說明。
當參贊問及給每個國家的中心大樓的建設面積是否對等時,她說,鑒于文化中心的開設是對等的,因此,中心大樓的面積取決于雙方的活動,而非必須平等。
董主任表示:成立伊朗文化中心,伊朗使館首先提出正式的書面申請,根據中國的程序,此事必須通報部分政府部門,尤其要得到國務院的許可。當然,在伊朗想必也要通報國家高級領導人。她說,這些程序走完后,雙方官員將簽署諒解備忘錄。諒解備忘錄中,有一條很重要,即文化中心必須設在首都,當然,根據發展進程,也可以在其他城市設立分中心。
董主任對中伊兩國在未來互設文化中心表示高興。她說,這一活動將會鞏固伊中兩國的文化交流。
亞非處副處長余建也表示,鑒于伊朗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而且是什葉派,因此,如果伊朗文化中心開設,其宗教活動必須要通過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伊朗文化參贊就此表示,至今所有的宗教活動都是與國家宗教事務局和中國伊協的協調下進行,我們非常重視穆斯林之間的團結。鑒于此,伊斯蘭革命領袖阿亞圖拉哈梅內伊將今年命名為“伊斯蘭民族團結和諧年”,我們的先知是和平友誼的先知,我們就是根據先知的教導與所有穆斯林交流。
董主任最后強調:2007年3月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已經將文化交流計劃寄到伊朗文化部,我們等待著結果,希望盡快簽署交流協議。伊朗文化參贊也表示:他將敦促此事,一有結果立即通報文化部,他希望雙方盡快簽署協議后在中國舉辦文化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