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印度北方的阿里加爾穆斯林大學﹐代表了一億五千萬印度穆斯林的現代化形像﹐年輕的男女學生﹐朝氣蓬勃﹐男學生頭戴禮拜帽﹐女學生一律戴蓋頭﹐刻苦學習﹐互相交談。 這是一所規范型的綜合性大學﹐有一百年的歷史﹐校舍的主樓和附屬建筑都是伊斯蘭形式﹐向學生們提供現代化的各種課程。
校園中一名大學長說﹕“你看﹐在這里就讀的三萬名學生﹐心里都不安寧﹐因為處處受到監視。” 印度在英國統治下數百年﹐印度教徒是主要民族﹐有嚴重的大印度民族主義傾向。 印度與巴基斯坦分治已有六十二年的歷史﹐生活在印度部份的穆斯林﹐仍舊不得印度政府信任﹐印度本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穆斯林是最大的少數民族﹐凡是發生爆炸案件或有地方動亂﹐政府首先猜測的對象是穆斯林。 往往是先下結論﹐然后尋找蛛絲馬跡的證據﹔證據不足﹐則成懸案﹐但穆斯林是“恐怖主義元兇”的名義很難消除。 在一個惟我獨大的印度教民族主義陰影下﹐許多少數民族處于次級的地位﹐包括穆斯林﹐盡管印度在獨立之后宣稱是世俗化的民主國家。 根據2006年印度種族歧視現狀的統計﹐印度的穆斯林﹐所受待遇很類似印度教中最低層的“達利特”種姓(不能接觸的賤民)﹐在受教育﹑經濟地位﹑就業和社會生活中受歧視。
然而﹐穆斯林對社會地位﹐不是祈求同情﹐要求別人高抬貴手﹐而是提倡自我奮斗﹐在各方面努力奮進﹐為平等而抗爭。 例如下月將舉行國會大選﹐穆斯林的學者和小區領袖們都在研究﹐怎樣在大選中獲勝﹐爭取更多的國會席位﹐用奮斗改變劣勢現狀。 阿里加爾穆斯林大學哲學系主任穆罕默德?穆基姆說﹕“我們穆斯林應當思考﹐假如沒有其他黨派協助﹐我們也要爭口氣﹐積極參加選舉﹐組織好競選運動﹐把優秀的穆斯林推向國會代表我們。”
在印度政治生活中﹐穆斯林歷來靠近印度國大黨﹐因為這個黨許諾穆斯林平等的地位﹐保證印度政府世俗化﹐不以宗教信仰為界線。 與其對立的政治勢力是印度人民黨﹐有強烈的種族主義和大印度教民族主義﹐政治目標是建立一個以印度教為統治地位的國家﹐排斥所有少數民族。 穆斯林在每次大選中﹐都研究選舉策略﹐投票選舉代表公正與民主的盟友上臺執政﹐而且穆斯林社會自身也努力創造條件﹐爭取更多的國會議員和地方自治權利。
穆斯林人口占全國人口14%﹐但在國會中的席位只占7%或9%﹐沒有達到人數比例。 因為有些地區﹐穆斯林的選票分散﹐當地的穆斯林代表席位被其他社會群體或政黨所占有。 在許多地方﹐穆斯林候選人受到壓制﹐當地人民黨擔心有學術地位的穆斯林被選進國會對他們不利﹐因此他們推薦不學無術的愚昧穆斯林候選人取而代之。
埃瑪魯納?汗﹐從事穆斯林教育工作二十五年﹐他的目標是培訓穆斯林社會新一代精英﹐能通過選舉提高穆斯林在政府中的地位。 他創立了一個旗幟黨﹐堅持民主原則﹐為弱勢群體說話。 他說﹕“我們必須加強我們的地方政黨﹐把更多的優秀穆斯林選進國會。 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從事政治﹐通過政治斗爭﹐爭取更多的權利。”
全印度米勒理事會﹐是一個強大的穆斯林組織﹐在今年大選前夕﹐全面設計穆斯林參選戰略。 理事會秘書長曼祖爾?埃拉姆說﹐各地穆斯林團結一致是選舉勝利的社會基礎﹐我們有許多缺點有待改正﹐因此在十年之內﹐還不能達到目標。 他說﹕“我們計劃到了2019年﹐穆斯林社會將成為任何人不敢藐視的政治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