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影院在线午夜/成 人 黄 色 视频免费播放/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伊斯蘭社會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云南穆斯林向緬、泰的遷徙

來源: 時間:2009-11-06 點擊: 我來說兩句
    18世紀以后,云南與東南亞鄰近國家的的陸路貿易商道所經過的緬甸、老撾、泰國山區,己出現了一些個體經營的回回穆斯林。19世紀中葉,云南回民起義被鎮壓,穆斯林的對外遷徙才形成大規模的浪潮。這次起義始于1856年回回金礦工人反對清當局的斗爭,一般認為是受西部“班塔人起義”⑩影響的爆發。事實上,這次起義原本起因于漢人向云南的擴張以及清政府在云南的橫征暴斂。斗爭持續了數十年之久,起義領袖杜義秀1857年攻占了滇西亞領大理,并以之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后來他打著明代的旗號反對清廷的統治,還根據西方穆斯林的習慣,給自己命名“蘇丹•蘇萊曼” 起義后不久,杜文秀就在云南成功地組建了一個秩序井然的穆斯林王國(1857—1873年)。最后清軍圍攻大理,杜文秀服毒自殺。起義期間的軍需和給養,全部依賴商隊與東南亞的貿易來補充。隨著1873年這個“蘇丹政府”的夭折,對外貿易的商道就成了回回士兵和平民為了逃避清兵的反攻例算而外逃的唯一途徑。從這時起,大批世居云南的回回開始在緬甸的撣邦和其它地方出現了(13)。“班塔人”移居于緬甸大都是從起義失敗開始的,他們的定居點主要是在薩爾溫江東岸臘戌東北佤邦的班弄。以后這些“班塔人”又沿薩爾溫江河谷地區開辟了其它幾個聚居區,值得注意的是靠近臘戌的丹廷,其它如仰光、曼德勒、東枝、八莫,珠寶中心曼庫克,撣邦的景棟等大都市也有他們的零星居落,并很快發展到北泰的清莢省(14)。
    前文已說明,云南穆斯林的商業貿易與其對北泰山區的不斷遷居有密切的關系,這種情況早在穆斯林起義失敗后就已出現。杜 文秀自殺后,部眾四散,清廷大舉報復,大批回回避于緬甸,比老撾和泰國滅多,一般都被統稱為“班塔人”。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回回嘯聚山林,騷擾百姓,使老、泰北部不得安寧(15)。與此同時,云南同東南亞貿易的主要商道在杜文秀失敗后10年間也受到了這股難民武裝的沖擊而趨于衰落。


    19世紀末葉,云南的思茅和北泰之間就有兩條商路。簡而言之,一條穿過緬甸國境,另一條通過老撾。前者偏西,由緬甸 經景棟進入泰國的清萊省,抵達湄塞西部;后者靠東,經過老撾的豐沙里省,再向南穿過瑯勃拉邦,轉向西橫過夜功進入泰國的清孔地區。這兩條商路上的貿易活動,實際上也是前已描述的云南——東南亞南隊運輸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商人們還把留人的絲綢轉運到北泰地區。

    正是這個商業運輸網,以及那些在云南起義失敗后經緬甸到北泰定居的云南穆斯林,使得19世紀末期頗具特色的霍人小聚居的社會開始在清邁市淵坪區形成,淵坪因云南穆斯林的移后而出名,當地人稱那里的穆斯林為“班霍”。由此看來,其它那些類似的霍人聚居區(有的更小一些),差不多也都是這一時期先后建立起來的,尤其是象清邁、難府、清盛和清堪這些地方。農村的霍人也同樣如此,由西雙版納(十二勐)遷往清盛東北的云南人在山區從事農耕。

    19世紀90年代以后,云南穆斯林在北泰的幾個主要都市里形成了自己的社區,最突出的是在清邁。同時那些各自為政的散居云南穆斯林推動了邊遠鄉村地區的進步與發展。那些生活在城鎮的霍人穆斯林,在很大程度上仍同遠距離貿易商隊保持著聯系,又在其它一些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商號。早期定居清邁的霍人居民可以被看做是當地工廠和云南穆斯林的代理商或經紀人—一緬甸方面也要依靠中國穆斯林的這種商業聯系(通常屬于冒險性質的走私活動),也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周旋于當地工廠和霍人商隊之間的穆斯林中間商,同時他們又是旅店貨棧的老板,后來有些還成了穆斯林社區的宗教領袖。據蘇瑟普•松森帕薩切說,第一批遷往清邁淵坪區的霍人領袖是一個名叫“瓊林”的回回。 “起初,瓊林曾隨著商隊從云南府(今昆明)經撣邦的景棟到過湄塞、南邦、達府、南奔和清邁。在遷往清邁之前,瓊林夫婦還忙于進行從清邁西北的湄湛向緬甸的販運活動。1915年他經暹羅王子的恩準遷進清邁市。”

 
    蘇瑟普考證瓊林是遷居淵坪的那批商人穆斯林的領袖,而且他們“最初賴以棲身的地方大都是原來云南商人用來卸貨和讓牲口歇腳的簡易房會。”
    20世紀的前30年,北泰的霍人穆斯林社區逐漸繁盛起來,并緩慢向外擴展。除了進行商隊貿易以外,他們也開始在一些大的都市,特別是清邁、清萊、南奔等地從事各種零售商業,出售水果蔬菜,經營茶莊飯館,推銷各種谷物雜貨等等,也從事翡翠交易。
在一些閱歷豐富的經紀人的帶動下,北泰的清邁及其它幾個主要都市的霍人穆斯林,成功地充當了往來于霍人商隊和泰國谷地之間的貿易中介,其中一些人已相當富有,瓊林就是其中之一。蘇瑟普認為,除了經營貿易,瓊林還與泰國官方簽訂合同,承擔了以畜力向清邁邊遠地區運送牛奶的業務;1920年,他又經泰國政府批準,負責采辦修建南邦——清邁鐵路需要的建筑材料。當鐵路修到清邁以后,他又捐贈大約40英畝自己的田產以便于鐵路的修建。贈地就在靠近淵坪到清邁車站那一帶。考慮到他長期以來與泰國政府合作,并且為公共事業做出過不少貢獻,泰國王室嘉獎了他,許其本姓坤,賜名為溫略凱,所以后來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坤•瓊林•溫略凱,很少提及他的本名。直到1964年他93歲高齡歸真于赴麥加朝覲途中為止,都是清邁市民公認的富商和領袖。

分享: 更多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京ICP備11021200號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