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伊朗友好協會舉行學術成果推介會
來源:
時間:2009-12-08
點擊:
我來說兩句
為總結中國伊朗友好協會一年來在學術方面取得的成果,中伊友協于11月23日在全國友協友誼館舉行“中伊友協學術成果推介會”。 全國友協兼中伊友協會長陳昊蘇、全國友協副會長兼中伊友協副會長馮佐庫、中伊友協副會長華黎明(原駐伊朗大使)、中伊友協副會長劉振堂(原駐伊朗大使)等中伊友協領導、中伊友協部分理事、前外交官聯誼會和外交部外交筆會領導、有關出版社代表、伊朗駐華使館臨時代辦沙巴斯特瑞及使館外交官、伊朗中國友好協會駐京代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及伊在京人員代表約60人出席。
會議由中伊友協秘書長陸學志主持。中伊友協副會長劉振堂(原駐伊朗大使)、中伊友協理事王鋒(寧夏大學回族研究院書記)、中伊友協理事王一丹(北京大學波斯語教研室主任)和中伊友協文化學術委員會委員陸瑾(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博士)分別介紹了他們撰寫或參與編輯的《伊朗零距離》、《解讀波斯》、《伊朗學在中國論文集》和《利瑪竇·中國紀》四部著作。
隨后,陳昊蘇會長發表講話指出,中伊友協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不斷取得新的成績。今天會議上介紹的四本書反映了中伊友協學術理事單位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將有力推動協會今后的工作。陳會長表示,中國和伊朗是亞洲兩個偉大的國家,各自創造了古老的文明。中伊友協將繼續努力,使世人更加真實地了解中國和伊朗。
沙巴斯特瑞臨時代辦在講話中表示,伊朗和中國的關系源遠流長,絲綢之路是兩國友誼的象征。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以來,伊中關系不斷發展和鞏固。他指出,人民的友好關系是國家間關系的基礎,而人民間發展友誼首先需要相互了解。中國的專家學者正是在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希望中國人民通過這些著作更多地了解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