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良,回族,青海省化隆縣人,生于1957年6月,現就職青海省民政廳,曾擔任青海省書法家協會二、三屆理事會理事,現任青海河湟穆斯林書畫研究院院長,青海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楹聯書法藝術委員會藝術顧問,中國畫圣吳道子藝術館理事,青海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省直機關書法、美術、攝影協會理事。
國良自幼喜愛書畫藝術,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藝術的海洋中執著追求、辛勤耕耘,采集書法藝術精華。楷書先后臨習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等碑帖;行草書臨習孫過庭、文征明、王鐸、張瑞圖等,潛心研習自成風格。其楷書點畫、結構,以歐體為主,書法秀潤、遒勁、端正大方,結構嚴謹,章法得當,耐人尋味。行草活潑、灑脫,而不失法度。為提高書畫理論水平曾在中國書法函授大學國畫部,河南省書法函授研修生班函授畢業,師從著名書法家王云先生,并受書壇諸多老前輩指點,書藝大進。近年又書臨魏碑、隸書諸多字帖,獲益匪淺,得到書界肯定。本人又酷愛國畫和攝影,在省內外大小展覽中入選。本人1987年創立化隆縣書法、美術、攝影協會;1993年在化隆縣舉辦個人書畫展;1999年10月在西寧市舉辦《馬國良書法藝術展》;2006年7月應邀在門源縣油菜花旅游節舉辦個人書法展;2003年4月發起創辦成立青海河湟穆斯林書畫研究院,經常性組織舉辦跨地區書畫交流展,成績斐然,聲名大震。作品在省內外四十多次展覽中入選,多次獲一、二、三等和優秀作品獎。連續三屆入選日本國際書道展,并獲得優秀獎。作品被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法國、奧地利、英國等國際友人收藏。全國回族自治區域一至三屆聯展;首屆“墨海精英”國際書畫藝術大展;2006年書法導報國際書法篆刻年展入選;2006年作品收入書法導報“伏曦杯”上展精品集并三等獎;畫圣吳道子書畫藝術中國書畫家北京邀請展等大展入選,并列入百名書圣畫圣藝術家榮譽稱號;南國冰蘭齋書畫藝術陳列館入選并收藏。《墨海精英精品集》和《全國回族書畫精選》、《中國書畫名家大典》、《全國軍民魚水情書法精品集》《河湟書法作品集》等十幾部作品集刊載。其藝術成就、學習經歷、生平傳略、作品論文等已在電視臺、報刊、雜志中做了多次專題報道。同時在《中國當代青年書法家詞典》、《中國當代書畫篆刻名人大全》、《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名人簽名鈐章藝術總覽》、《跨世紀書畫藝術界人才傳略》、《世界華人文學界名人錄》八部大型典籍中收錄。
謙謙君子 浩浩書風
張 鈞
我還沒寫這篇文章之前,早就聽說馬國良先生書法寫的好,而且為人正直,有口皆碑,后來幾次到蘭州,言談中他的書品、人品真正深深地打動了我,標題也就順理成章,躍然紙上。
年近知天命的馬國良是一位很普通的機關一般干部—曾在基層工作20多年,擔任過文化局、廣播電視局領導,出生一個農民家庭,從小生就頑強樸實性格。數十年來,無論地位高低,事業的榮辱成敗,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心靜如水,對藝術孜孜追求,勤勤懇懇,始終堅持,臨池不輟,不急于求成。他十八歲開始就勤于二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魏碑《張猛龍》、《張黑女》等歷代大家的楷書。1995年轉習行書,1999年又傾心于草書,對王鐸、孫過庭的草書深鉆細研,對張瑞圖草書愛不釋手,漸悟草書之真諦。作為一名藝術愛好者注重自身的修養,因此閑暇之余,勤讀文學、歷史,喜愛美術、攝影,又鐘情于道家學說,認為書法理論所敘述的陽剛和陰柔之美的說法,如:濃淡、干濕、粗細、疏密等等筆法與道學的陰陽辨證關系同出一軸,故對書法藝術的理解更為深刻,學習書法進步很快,草書作品恣情跌宕,奔放雄強。用筆老辣蒼勁,酣暢淋漓,筆墨的濃重沉雄與運筆中間或透出的枯筆飛白處的蒼澀渾然一體,可謂心手雙暢矣!楷書具有顯明的歐體風格,也具有王、柳、顏、魏碑余脈,用筆剛勁峭拔,瘦硬刻厲,筆法精妙,俊整精嚴。從作品看駕馭能力可見一斑。
孫過庭書譜所說“任筆為體,聚墨成行,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研妙,不亦謬哉!”,“然君子立身,務修其身”。就是說以墨拼湊點畫即成字型,心里不懂得臨摹的方法,手對運筆揮毫的道理也模糊不清,這樣想寫出美妙的書法,豈不是太荒謬了嗎?他進一步強調君子立身于世,務必從根本進行修養。然而,我覺得缺乏功底,創意不深的東西,利用職務之便,借經濟之勢力,靠宣傳機器的鼓吹,只能是蒙人一時,絕不會蒙人一世。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一些投機取巧者,恨不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追逐名利,這也是反常中的正常現象。在當今書法藝術復興時期,在全國各地涌現出大批書藝高超,書德高尚的優秀中青年書畫家,他們堅持正統,強調基本功,不斷地在共性中尋求個性,不被塵俗所染,不為名利所動,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國良先生正是這樣一位書家,他在狂怪書風潮流沖擊前巋然不動,近三十年時間,專注基本功,廣采博覽,注重修養追求,逐步取得可喜成就。
國良的為人也是有口皆碑的。我至今沒有忘記得到的那次禮遇。2006年5月,他到蘭州電話邀請我去賓館。一見面,國良像老朋友重逢一樣,熱情地接待我。這晚他專設一席豐盛的晚宴,宴請幾位蘭州書畫家來作陪,這件事使我深為感動。在席間暢談了書法藝術等話題,大家對他的成就給與肯定時,他卻謙和的說:“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在藝術面前來不得一點馬虎,不敢稱“家”,我只是一位書法愛好者”。他真誠的心態,我深受感動。
國良的書藝成就近年來遠播省內外。他曾舉辦過個展,作品在書法導報國際書法篆刻年展;“羲皇杯”全國書法大展等三十多次大型書法展中入展、收藏并獲獎。其藝術成就、作品、論文等在電視臺、報刊雜志中多次專題報道,聲名大振。但所有這些除了給國良帶來些許欣慰之外,并未使他產生絲毫傲氣,德藝雙馨的他依舊是“我行我素”——為人真誠謙和,為藝我寫我心。
謙謙君子,浩浩書風,看這就是國良其人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