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影院在线午夜/成 人 黄 色 视频免费播放/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古蘭經導讀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古蘭經中的耶穌及圣誕節的傳說

來源:伊斯蘭之光 時間:2010-01-04 點擊: 我來說兩句
每年的12月25日﹐大部份西方國家慶祝圣誕節﹐據說基督教信仰的耶穌在兩千年零九前的那一天出生。 但是﹐如今絕大部份西方基督徒都承認﹐那是虛構的假設﹐是羅馬帝國御用文人的創作﹐而不是真事。 與圣誕節有關的活動﹐有許多與事實不符﹐例如圣誕樹﹑圣誕老人﹑圣誕卡﹑圣誕團拜﹑圣誕大餐﹐都是后人編造的假情節﹐本無此事。 最主要的是圣誕節要紀念的主人耶穌被虛構了假形像﹐令人惋惜。

耶穌﹐是基督教的對他的稱呼Jesus﹐也許是古代巴勒斯坦文字或古希臘文的發音﹐他是比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早六百年的真主使者﹐在阿拉伯的經典中稱作是爾撒(祈主福安之)。 《古蘭經》中記載了二十多位真主的使者﹐其中有先知爾撒﹐是忠實的記錄﹐凡是研究基督教的學者﹐都很尊重《古蘭經》對列圣的記載﹐尊重這部經典的真實性。 先知爾撒在《古蘭經》中的經文記錄有二十五處﹐例如﹕

“我把許多明證賞賜給麥爾彥之子爾撒﹐并以玄靈扶助他。”(2﹕87)

“當時﹐天神說﹕‘麥爾彥啊﹗ 真主的確把從他發出的一句話向你報喜。 他的名字是麥爾彥之子麥西哈‧爾撒﹐在今世和后世﹐都是有面子的﹐是真主所親近的。 他在搖籃里在壯年都要對人說話﹐他將來是一個善人。’”(3﹕45-46)

“麥西哈‧爾撒 ——麥爾彥之子﹐只是真主的使者。”(4﹕171)

“我在眾使者之后續派麥爾彥之子爾撒以證實在他之前的《討拉特》﹐并賞賜他《引支勒》﹐…。”(5﹕46)

“(我曾引導)宰凱里雅﹑葉海雅﹑爾撒和易勒雅斯﹐他們都是善人。”(6﹕85)

在《古蘭經》中﹐先知爾撒同所有真主使者一樣﹐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尊稱﹐如“麥爾彥之子”(圣母瑪麗亞之子)﹑“馬西‧麥西雅”(基督)﹑“阿布杜拉”(真主的仆人)﹑“拉蘇爾-烏拉”(真主的使者)﹐這些是他的美名。 《古蘭經》中記載先知爾撒說“真主的話”﹐代表了“真主的精神”和“真主的跡象”﹐都是對他的贊美。 因為先知爾撒是受尊重的真主使者﹐所以先知穆罕默德同樣對基督教徒給予禮遇和尊重﹐并且教導他的弟子們尊重基督教﹐保護他們的教堂﹐尊敬他們的禮儀﹐同基督教徒建立友好關系。 一千四百年來﹐世界各地穆斯林﹐對先知爾撒同對先知穆罕默德一樣尊敬﹐在說到他們的名字之后都附加上祝愿詞“祈主福安之”。



有爭論的圣誕日

先知爾撒的生日從來沒有確切的根據﹐所以從他最早的弟子們﹐就沒有統一的意見。 根據早期的推算﹐他的出生年可能要比后來人們傳說的時間早20年﹐生日在哪個月或在哪天﹐爭論更多。 在他歸真四百年之后﹐歐洲人借用基督教為羅馬“國教”﹐在那之前﹐多數巴勒斯坦地區的基督教徒選擇在五月﹑四月﹑三月或一月﹐為“圣誕”的月份﹐最后羅馬帝國以法律的方式規定圣誕節在12月25日﹐同歐洲的“冬至”節日相吻合。 在歐洲最古老的傳統“冬至” ---- 一年之中日照最短的一天﹐黑夜最長﹐人們點起火把﹐后來用蠟燭﹐延長照明時間﹐盼望光明的到來。 所以﹐蠟燭或彩色小燈變成了圣誕節的光明象征﹐這是歐洲人的古老習俗﹐與先知爾撒無關。

根據《葛羅里學術百科全書》﹐“圣誕節﹐是紀念耶穌誕生的盛宴日﹐定于12月25日。 在公元四世紀之前﹐多數教會沒有這個紀念日﹐因為大家對耶穌誕生的日期認識不統一。 公元274年﹐羅馬帝國皇帝奧勒在12月25日紀念‘無敵太陽神’日。 東正教會把1月6日定為‘冬至’日﹐西羅馬的傳統在冬至之后﹐又增加了一個‘主顯節’﹐后來雙方確定在12月25日共同慶祝圣誕節。” 在歐洲人接受基督教之前﹐信奉多神教﹐在每年年底農閑期間﹐是許多神祇的紀念節日﹐最后用圣誕節統一了起來﹐便于管理。 位于地球北半球的大多數民族都在太陽轉向的“冬至”前后對大自然的變化產生許多偶像崇拜的神秘聯想。 印度教徒向各種神靈偶像奉獻花環﹔中國人在冬至之后放鞭炮驅魔迎新﹔波斯人對米特拉太陽神頂禮膜拜﹔古埃及人把12月25日定為光明神荷露斯的紀念日﹐也是地獄魔王奧西里斯的誕生日﹔古希臘人把12月25日看作是諸神萬靈下降人間的日子﹔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人們在12月25日迎接天神之子弗雷誕生﹔古代的歐洲有許多地方的民眾都相信12月25日是太陽兒子誕生的日子﹐光明新生﹐白天延長。 在氣候條件和民俗傳統的各種因素下﹐耶穌的誕生日被人為地假定在12月25日﹐毫無事實根據。



基督教的新舊兩大派

在基督教世界﹐有許多教派反對把耶穌誕生日定在12月25日﹐因為是歐洲崇拜偶像的演變﹐違背原始基督教認主獨一的信仰精神。 《圣經》說﹕“耶和華說﹕‘你們千萬不要仿效列國的行徑。 列國因天上的征兆而驚慌﹐你們卻不要因這些事而驚慌。 萬民的習俗只像一口氣﹐他們的偶像不過是人從森林里砍下的樹木﹐是工匠拿鉤刀用手藝造成的。 人用金銀裝飾偶像﹐又用釘子錘子釘牢﹐免得偶像東倒西歪。”(杰里邁亞書﹐10﹕2-4) 為了理解基督教原本真相﹐我們可以追查歷史﹐特別是專心修煉的隱居者﹐以及他們堅守的清教徒主義的認識。

他們被現代西方教會稱為是原教旨主義者﹐受到蔑視﹐他們所堅守的原始基督教﹐流行于公元第一世紀的中東地區。 他們遵從耶穌基督傳播的“新約”《圣經》﹐堅信是真主的使者爾撒的真實記錄﹐而現代的教會主張“理性地”信仰﹐從《圣經》中選擇有利的部份執行﹐廢止大部份“過時”的部份﹐各取所需。

清教徒堅持認為上帝通過他的使者向人間傳播的真理﹐不許可改變﹐不能接受歐洲多神教移植而來強加給基督教的異端信仰和生活習俗。 他們被嘲笑為“守舊派”﹐他們墨守成規﹐抗拒改革。 羅馬人為他們的國教制定了“圣誕節”Christmas﹐原意是“基督的彌撒”﹐清教主義教派認為是異端﹐是羅馬皇帝強加給他們的新型宗教儀式﹐為了達到政治目睹的無中生有﹐無法容忍。 清教徒主義又被稱作是“躲避學派”﹐因為他們不參加被羅馬皇帝修定的任何基督教宗教儀式﹐退避三舍﹐索居修身﹐從來不承認所謂的圣誕節。



基督教習慣的宗教改革

在公元三世紀時﹐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頒降圣旨﹐吸收基督教為國教﹐并且根據羅馬人和希臘人的習俗對基督教進行一系列改革﹐成為帝國統治的精神武器。 原始的基督教在受迫害三百多年之后﹐從地下轉入了官教﹐成為時尚﹐但形式新穎別致﹐教義內容與原教旨主義有明顯區別﹐羅馬朝廷賦予教會極大權力﹐但也是基督教會腐敗作風的開始。 先知爾撒所傳播的正教﹐經歷了如此大動作刀劈斧砍的改革之后﹐面貌全非。 從此基督教形成了經常改革的習慣﹐在羅馬帝國接納基督教以后的一千六百年里﹐在羅馬帝國版圖內﹐到處的教會都經常不斷發生改革﹐造成今日基督教會五彩繽紛的多教派局面。 當基督教徒走進清真寺﹐看到不分種族和教派﹐可以在同一座清真寺中跟隨一位伊瑪目禮拜﹐這在基督教中是不可思議的天方夜譚﹐譬如在紐約市走進一百個教堂﹐它們可能屬于五十個不同的教派或種族﹐不同教派的信徒決不會有“走錯門”的事件發生。



穆斯林尊重基督教

穆斯林尊重基督教﹐從先知穆圣時代開始﹐是先知穆圣對他弟子的教誨﹐尊敬有不同信仰的善良人。 根據穆斯林歷史學家記載﹐曾經有一個基督教代表團從也門來到麥地那訪問﹐團長是芝基德‧艾爾-烏斯古夫(Zqyd Al-Usquf)。 他們受到先知穆圣熱情接待﹐雙方彬彬有禮﹐討論了許多精神信仰的問題。 在基督教禮拜的時候﹐他們要求在先知清真寺中做祈禱﹐先知穆圣回答說﹕“你們可以在清真寺里做祈禱﹐因為這里就是向真主祈禱的地方。” 清真寺為他們開放﹐進入大殿做基督教禮儀的祈禱。 這個事件證明﹐穆斯林同基督教徒之間應有互相尊重的友好關系﹐是先知穆圣時代確定的好傳統。 我們可以在許多方面保持自己的意見﹐以便求同存異﹐但是我們雙方在一個問題上是共同的﹕認主獨一。

分享: 更多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京ICP備11021200號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