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卡塔爾埃格拉姆展覽館舉行了一次阿拉伯文書法藝術國際研討會﹐各國著名的書法家們應邀出席﹐匯聚一堂﹐討論阿拉伯文書法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書法家們互相通報各地信息﹐一致認為﹐由于現代科技和生活條件的改善﹐熱愛阿拉伯文書法的人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多﹐成為全世界穆斯林一種時尚。卡塔爾書法藝術家沙巴赫‧艾伯塔里說﹕“當代﹐練習伊斯蘭書法藝術成為新潮流﹐并且賦予了時代的新生命﹐在整個穆斯林世界到處可見。”他對《半島日報》記者說﹕“這十年來﹐世界各地穆斯林對阿拉伯文書法的愛好﹐與日俱增﹐遍地開花。 許多穆斯林國家都爭相舉辦阿拉伯文書法藝術比賽﹑展覽﹑交流和銷售會﹐一派興旺景象。”
自古以來﹐阿拉伯文書法在伊斯蘭文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首先歸功于阿拉伯字母的柔軟多變和雍容華貴的姿態﹐成為發展書法藝術的極佳素材。在伊斯蘭文明傳播中﹐內容與形式相輔相成﹐使伊斯蘭經典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字形像﹐也同時助長了藝術水平的提高和交流。阿拉伯文只有28個簡單的字母﹐但每一筆劃可以有千變萬化﹐無窮無盡。
“阿拉伯文書法藝術﹐是兩方面人群的思想交流﹐一方面是書法家﹐另一方面是廣大觀眾﹐都為變化莫測的書法藝術灌注了深情厚誼。”努利亞‧馬西普是西班牙的阿拉伯文書法家﹐他說﹕“阿拉伯文書法﹐可以縱情豪放﹐展現書法家內心里對伊斯蘭信仰和文明的崇敬﹐對觀眾有強烈的感染力﹐表現了自由﹑暢快﹑奔放的伊斯蘭熱情。書法是一門高貴的藝術﹐是信仰﹑感情和美學的完美結合。一個人盡其畢生精力﹐難登高峰﹐世代相傳﹐永無止境。”
阿聯酋的女書法家法蒂瑪‧賽義德說﹕“阿拉伯文書法已經成為伊斯蘭文明的表象特征﹐熱愛書法的人﹐必然同他的信仰緊密聯系在一起﹐當今計算機和信息時代﹐喜愛阿拉伯文書法的人更多﹐正說明伊斯蘭信仰的興旺。我們熱愛書法﹐并且創造了新時代形式和本地區的特色﹐就像伊斯蘭﹐成為我們當地人的驕傲。”
在伊斯蘭之前﹐早有阿拉伯文書寫形式﹐但在公元七世紀之前沒有形成一門藝術。真主頒降了清高的《古蘭經》﹐使古老的阿拉伯文獲得了新的生命﹐因此阿拉伯文書法藝術與伊斯蘭的傳播齊頭并進﹐走出半島﹐面向世界﹐是穆斯林表達信仰的內心感情﹐發揮了盡善盡美的創造力。
伊拉克書法家載德‧穆漢德斯說﹕“卡塔爾的阿拉伯書法展覽﹐有傳統﹐也有現代形式﹐而是以現代形式為主體﹐標志著伊斯蘭藝術隨著時代的進步﹐更說明書法藝術家后繼有人﹐群英薈萃﹐蓬勃發展。”
當代《古蘭經》使用計算機和機器印刷﹐千萬冊成于數日之內﹐確實提高了廣泛傳播的效果﹐但是人們對阿拉伯文所特有的藝術生命忽略了。通過世界各地對經文書寫藝術的繼承和發揚﹐書法家顯示了對神圣經典的個性化﹐不但增強了學習《古蘭經》的感情﹐而且擴大了伊斯蘭藝術的感染力﹐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