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是四十個姑娘的意思。柯爾克孜族大部分居住在新疆的克孜勒蘇自治州,部分散居南疆的烏什、阿克蘇、英吉莎、塔什庫爾干、皮山等縣以及北疆的特克斯、昭蘇、額敏、博樂、精河、鞏留等縣及牧區。主要從事畜牧業,少數人從事農業、手工業。
服飾的源起和形成,與人類居住的自然生態環境密不可分。柯爾克孜族大部分牧民隨逐水草而居,夏季居住氈房,冬季則定居在氣候較暖的山谷地帶所筑的四方形土屋內。服飾的特點具有草原牧民的共性和本民族服飾特色。
男式長外衣
柯族多從事畜牧業,所穿著的衣裝大都取自牧畜的毛皮或家織毛布。男裝用家織駝毛布或棉布裁制成一種無領、對襟、無扣、長過膝、衲長過手指,黑布絲邊的長外衣。腰束皮帶,短裝衣褲,則是一套穿著隨意、可體舒適的在近處勞作時的便裝。冬季穿皮大衣或皮褲。年青牧民,穿著的長外衣或短裝衣庫,在衣袖口、臂肘部、領口處上鹿角紋、羊角紋、駝形紋、山鷹紋樣,保持了古代傳統的、具有草原牧民紋飾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