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安徽省馬鞍山市金家莊區檢察院在該市清真寺設立全省首家少數民族法律服務點,今年5月,馬鞍山市檢察機關有關少數民族群眾法律訴求的問題,由這個服務點統一接待、統一受理。到目前為止,服務點先后接待處理少數民族同胞法律咨詢、法律求助事項11件次。
“金家莊區是少數民族集中聚居地。結合轄區特點,立足檢察職能,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通過創新服務舉措,推進社會矛盾化解,促進社會管理創新,增進民族團結進步,這是我們設立少數民族法律服務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金家莊區檢察院檢察長陳先銀說。
面向少數民族群眾的法律服務窗口
馬鞍山市是個少數民族散雜居城市,常住人口中有29個少數民族,人口約1萬人,其中大部分集中聚居在金家莊區。2009年上半年一次檢察長接待日中,陳先銀了解到,少數民族群眾由于生活、風俗習慣等差異,為他們提供專門法律服務顯得尤為迫切,在轄區內設立一個少數民族法律服務點的想法就此產生。
當年7月2日,金家莊區檢察院設在馬鞍山市清真寺的少數民族法律服務點掛牌辦公。該院在清真寺內設立了一間專用接待室,把每周三作為固定接待日,同時向社會公布了少數民族法律服務專線電話,隨時預約接訪,并向群眾廣泛散發少數民族法律服務專用聯系卡。
為進一步擴大服務點的覆蓋面,今年5月,馬鞍山市檢察院作出決定,要求全市檢察機關有關少數民族群眾法律訴求的問題,由這個服務點統一接待、統一受理。這樣,服務點就成為全市檢察機關服務和保障少數民族同胞權益的專用窗口。10月22日,金家莊區檢察院獲得馬鞍山市“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
專線電話解開心結
馬某是一名回族群眾,在馬鞍山開了一家小面館。2008年底,他低價從兩個小青年手中購買了一輛價值2800余元的二手電動自行車。雖然知道這輛車可能來路不正,但馬某還是買下了來供自己使用。后來,兩個小青年盜竊電動自行車案發,馬某也因購買贓車被司法機關處理,被采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
因為貪小便宜觸犯了法律,馬某心里特別難受。2009年7月下旬的一天,馬某來到清真寺做禮拜,看到了少數民族法律服務點。回家后他試著撥通了檢察院的服務專線電話,想和檢察官說說心里話。金家莊區檢察院有關人員接到電話后,立即到服務點接待了馬某。馬某將事情的前前后后敘述了一遍。
接待人員耐心向馬某講解有關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法律知識。檢察官的一席話,終于讓馬某明白了自己行為的危害性,解開了心中的疙瘩。最終,法院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馬某罰金1000元。
“檢察院的服務點真管用!”
今年4月30日,在馬鞍山市打工的回族農民蔣某來到服務點反映,他在一家私營企業承攬的活干完后,企業沒有按雙方事先談好的價格支付報酬,僅付了1000元工錢,拖欠的2100元遲遲不予支付。
對于蔣某的遭遇,服務點接訪人員在交談中注意引導其要通過合法的途徑來維護自身權益,待其情緒穩定后,接訪人員立即前往拖欠蔣某工資的私營企業進行走訪調查。經協調有關部門出面干預,當天就敦促該企業業主將拖欠的2100元交到了蔣某手中。拿著補回的工資,蔣某很是感慨:檢察院的服務點還真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