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伊建交40周年,值此,中國社科院和伊朗伊斯蘭文化聯絡組織于2011年9月5—6日在北京聯合舉辦題為“中伊文化交流與戰略合作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伊朗駐華大使薩法里、公使哈桑普爾、伊朗伊斯蘭文化聯絡組織副主席穆罕默德•里薩•迪赫希里和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楊光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詞。伊朗伊斯蘭文化聯絡組織副主席穆罕默德•里薩•迪赫希里在開幕式上宣讀了伊朗伊斯蘭文化聯絡組織主席霍拉姆扎德致研討會的賀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張友云主持了開幕式,出席開幕式的還有來自中伊兩國的專家學者及媒體記者等共計50多人。
伊朗駐中國大使麥赫迪•薩法里在致辭中表示,德黑蘭和北京在反對美國霸權主義政策方面擁有共同立場,這使兩國能夠更好發展雙邊關系,開展國際合作,將雙邊基礎合作提升到良好水平。
薩法里大使說,中國在國際秩序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伊朗也是西亞和伊斯蘭世界一支獨立的力量。兩國的這種重要地位為它們進一步發展雙邊關系開拓了新領域。他強調,兩國關系牢牢建立在互相尊重、相互平等、維護亞洲身份、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及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之上。
薩法里認為,兩國近年來高層互訪頻繁。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和伊斯蘭議會議長拉里賈尼也將在未來幾個月相繼訪問中國。這為兩國發展雙邊關系奠定了基礎。
薩法里稱,兩國經貿關系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兩國雙邊貿易額已超過220億美元。但薩法里坦言,在文化交流方面,兩國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伊斯蘭文化關系組織副主席達赫希里也參加了研討會。他希望,這次研討會能夠促進兩國關系在各領域特別是文化領域內加快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在研討會上希望,中國和伊朗提升雙方文化交流水平。他說,兩國在歷史上一直保持友好關系。伊朗是中東和西亞的重要國家,在經濟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和價值。他認為,兩國學者和大學生應加強聯系,這將促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