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長楊潔篪8月25日星期六在北京與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里奧舉行了會談。
中菲兩國自黃巖島事件之后舉行的此次會談表明,中國一如既往的認為外交途徑是解決與亞洲鄰國之間問題的代價最小的途徑。
目前并未獲得此次會談的詳細內容。但是,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里奧稱會談是富有建設性的。顯然,雙方希望以明智和深謀遠慮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
據悉,菲律賓海軍4月份在呂宋島西部以非法捕撈的指控而扣押中國漁民。菲律賓政府和軍隊在中國水域附近粗暴對待中國漁民表明,菲律賓認為自己是中國南海和其附屬島嶼的共同擁有者。除了菲律賓,日本和越南也在中國東海和南中國海與中國就領土問題存有分歧。
在一些政治問題專家們看來,中國與日本也正就釣魚島問題面臨挑戰之際,中菲兩國外長在北京舉行會談表明,展現外交姿態的舞臺已經創造好了。
縱覽中國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爭端的水平和形式,就會發現,中國在與這些國家爭端的舞臺上是孤立的。
實際上,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韓國都是美國在亞洲的盟國。
然而,這些國家與中國并未簽署安全或防衛條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是孤立的。在此情況下,中國只能孤軍與其領海周邊的美國盟國作戰了。
但是,中國基于自己的政治和防御戰略這樣行事,這些國家與中國發生沖突甚至對他們自身也是不利的。因為,中國在過去十幾年來以合理的形式調整自己與地區國家的關系,鑒于此,與美國也保持著非常廣泛的關系。
毫無疑問,中國經濟與東盟10國的經濟相互交織在一起,菲律賓、泰國、越南、新加坡都是其成員國。而這將促使一些爭端不會超越常規的設想。同時,中國無論是從經濟方面還是軍事和安全方面都需要在亞洲為自己尋求可靠的立足之地。
鑒于此,美國致力于通過利用中國東海和南海發生的爭端,煽動自己的盟國與中國對立,而自己則可以漁翁得利。這一問題中國也清楚地認識到了。現在中國認為,通過外交方式能夠消除這些爭端并實現一些目標。
也許可以在這樣的框架內來評價中菲兩國外長的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