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 由于爆發嚴重埃博拉疫情,來自幾內亞、利比里亞及周邊西非國家的穆斯林可能無法參加2014年的朝覲。有消息稱,沙特政府今年將不為明顯受預防性健康疾病影響的國家發放朝覲簽證。
該消息稱,埃博拉病毒正在西非的幾內亞共和國迅速蔓延,已造成78人死亡,首都科納克里和鄰國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均有病例。疾病自該國東南部的森林地區爆發,健康專家稱之為危機。
疾病已蔓延至首都科納克里,鄰國利比里亞已有病例,兩人生病,兩人死亡,塞拉利昂已有疑似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稱此境況變化迅速,無國界醫生將此列為史無前例的傳染病爆發。
幾內亞是在今年2月底3月初出現這種疾病的,疑似病例已經增加至122人(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字),78人死亡,病死率超過62%。醫護人員中已出現兩例疑似病例。第一例確診病例在2月9日接受治療。
幾內亞共和國和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已組成國家緊急委員會和快速反應小組。在戰略地區已建立病例隔離單元,并為醫護人員提供培訓。
埃博拉熱病毒1976年在扎伊爾共和國(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博拉河畔被發現,因此得名。該病毒通過接觸受感染人畜的皮膚、體液、肉而傳播。非洲部分地區的感染是由于葬禮中人們將手放在逝者身上所致。
該病的潛伏期為2-21天,之后體溫迅速升高。病人感到強烈的倦意、肌肉疼痛、頭痛、咽痛,然后嘔吐、腹瀉、皮膚脫水、肝腎功能衰竭、體內外大出血。病人的耳鼻口眼、肛門、陰道/陰莖甚至皮膚開始突然出血。
自1976年發現始,埃博拉病毒已經導致約1200人喪生。這些國家都曾發生嚴重疫情:1976年(218例)、1995年(315例)、2007年(264例)年在 剛果扎伊爾,1976年(284例)在蘇丹,2000年(425例)在烏干達。
目前還沒有針對這種疾病的疫苗或治愈方法。歐洲的葡萄牙衛生局已發出警告,要求為可能從幾內亞比紹進入該國的埃博拉病毒做好醫藥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