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 4月12日,記者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清真拉面專業村木河鄉莊河村采訪時,村支書馬繼東告訴記者,全村415戶村民之中,目前有117戶從事清真餐飲服務工作。“我們村上的人主要在湖北武漢、十堰一帶,再就是北京、安徽、河南都有。你看現在村上比較新的房子都是這兩年搞清真餐飲服務業的人家的。村上在外地從事清真餐飲的家庭少的一年掙四五萬,有些搞得時間長、情況好的能掙到二三十萬呢!”馬繼東說。
莊河村只是張家川縣50多家清真餐飲服務專業村中的一個。在張家川縣政府勞務辦公室,勞務辦主任馬德告訴記者,近年來,張家川人在北京、上海、武漢等20多個省會城市和蘇州、青島、十堰等200多個大中城市開辦清真餐館10744家,開辦賓館693家,從業人員達5.1萬人,年創收8億元以上。清真餐飲服務業對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達51%以上,已成為農民群眾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
張家川縣清真餐飲服務業的發展,固然有當地群眾善于經營、長于餐飲的優勢,也得益于當地黨委政府對清真餐飲服務業的大力支持。據了解,張家川縣除把清真餐飲服務同牛羊規模養殖、皮毛加工販運作為三大富民產業來抓之外,于2013年還積極實施清真餐飲服務業“百千萬”工程,即力爭至2015年,在全國100座大中型城市,發展賓館1000家,清真餐飲經營店1萬家,帶動10萬人就業。結合“百千萬”工程的實施,制訂出臺了《張家川縣大力發展清真餐飲服務業的意見》,決定縣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20萬元的財政預算用于清真餐飲品牌建設、宣傳推廣等。制訂了“兩免一補”的扶持優惠政策,即免費開展“伊香拉面師”技能培訓、鑒定和發證;免費清真餐飲品牌注冊;對達到統一裝飾風格、店員服飾、食品簡介、店面牌匾的餐飲經營店給予1萬元補助。在政府推動和政策扶持的同時,張家川縣開展技能培訓,抓品牌建設、抓典型示范、抓輿論宣傳,全方位促進清真餐飲服務業健康發展。如今,在全縣有5000余人擁有清真餐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張家川伊香拉面師”、“張家川伊香烹飪師”等14個清真餐飲品牌已享譽全國清真餐飲界。由張家川人開辦的“馬老六牛肉面”、“伊香拉面館”等500多家連鎖清真餐飲店,“天水快捷賓館”、“速8酒店”等30多家連鎖賓館遍布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