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據新疆都市報報道,首屆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開展一周來,每天都有大批市民前往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觀展。來自不同國家的多種多樣藝術表現形式和百幅繪畫珍品的展出,令觀展市民眼花繚亂、贊嘆不已。雙年展每日8個小時的展覽時間,讓許多人大呼:“時間太短,眼睛都不夠用了,看得不過癮!”很多藝術愛好者在展館內流連忘返,直至閉館時分都舍不得離去。
《奇境》令人如身臨其境
一間沒有燈光、昏暗的房間內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與觀賞,從門口可以看到映入眼簾的是翠綠色的樹枝、黃燦燦的月亮、緩緩飄落的白色櫻花以及深藍色的天空,讓人不自覺地停下來或者往里走繼續觀看這幅色彩鮮艷的動態圖。在動態展示圖前面擺放著三個花朵雕塑,中間是艷粉色玻璃鋼纖維材質的巨型睡蓮,兩邊分別有兩朵金色的小夏威夷花熠熠生輝。睡蓮和夏威夷花在絢麗的背景色彩映襯下顯得神秘而又神圣。
據志愿者介紹,《奇境》作品的作者是世界著名雕刻家、畫家安娜·查睿福。作品的主題是愛與和平。花朵是安娜·查睿福的永恒主題,無論她旅行到何處、無論她居住在何方,來自世界各地的花朵都會出現在她的畫布上。
油畫《無題》引發人們豐富想像
在抽象油畫作品區,各家名作可謂是各具風格。青年畫家王海洋的作品《無題》用色大膽,卻毫不夸張;線條明快簡潔,卻又撲朔迷離;光與影交織,立體感十足。
“做我自己就行了,其他的也想不了太多。”一句話道出了王海洋的內心。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創作出一系列《無題》作品。而此次的展品,在觀者的眼中衍生出無數的可能。記者在工作人員崔育琦的介紹中了解到,許多觀眾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有人認為描述的是地震,還有的說是一幅城市圖。眾說紛紜,作者的意圖在于催生每個人心中的看法,表達各自的內心。
紙張制作而成的雕塑《我》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雕塑是由石頭、木頭、石膏等材質做成,質感硬實,牢固不可動。但在此次雙年展中,有一幅雕塑作品卻改變了人們這種認知,帶給人們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從遠處看去,會以為有很多條蛇在地上盤踞,不敢靠近。走近一看,你便會發現并沒有那么可怕,擺放在展廳內的是四個女性人體雕塑,有三個站立著,一個躺在展板上,它們的四肢都被“無限”拉長,相互關聯。
這幅作品的名字是《我》,其作者是紙質雕塑家李洪波。他運用折疊手藝和對紙張延展、伸縮的特質,將成千上萬張報紙貼合、打磨而成。
在志愿者李方看來,這幅作品表現的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四個雕塑并不完全獨立,有所聯系,同時也可以代表著絲綢之路上各個國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