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我們注重從清真飼料的標準化生產開始,實現牛羊養殖、屠宰、加工到上餐桌的全程清真。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為標準化清真牛羊肉打開中東市場提供平臺。”記者日前在寧夏吳忠市同心縣采訪時,楊哈吉清真農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堅興奮地說。
同心縣是寧夏回族人口較為集中的縣區之一,當地回族群眾素有養殖牛羊的傳統。同心縣農牧局局長陳連卿告訴記者,同心縣年出欄肉牛37萬頭、羊170萬只。由于大多數農民分散養殖,從牛羊喂養到上餐桌,缺乏標準化、規模化的統一流程,全縣牛羊肉基本以內銷為主。
“今年4月已經有好幾批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家的采購商來參觀生產工藝,每月從這購買標準化牛羊肉,現在收購價已經翻了1倍,運到中東市場后的價格更是飆升數倍。”楊堅說,之所以能得到中東客商的認可,首先歸功于牛羊食用的“標準化”清真牛羊專用飼料。
記者在生產飼料的車間看到,清真專用飼料選取豆粕、麥麩、面粉、玉米等生產原料,采用先進的飼料檢測儀對原料和成品進行檢測,保證不含有任何穆斯林飲食禁忌成分。飼料除了外包裝,還使用塑料內包裝,干凈衛生。而且從原材料入庫、檢測、加工到成品,每一包飼料都有獨立的“身份證”——條形碼,實現了飼料質量的全程跟蹤追溯。
去年,同心縣組建了負責規范清真牛羊肉“標準化”生產的清真產業商會。“商會把清真養殖、屠宰、加工企業聯合到一起,并且聘請100座清真寺教長和寺管會主任組成監督團隊,形成符合中東市場要求的 標準化 的清真產業鏈條。”寧夏同心縣同德慈善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馬俊文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由于產業鏈條帶動,農民養殖的牛羊食用清真專用飼料后,全程經過專業團隊的監督,借助“品牌”效益,牛羊肉的銷售也不用愁了。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有助于加強政府對清真產業標準化的重視和支持,對我們來說是難得的機遇。”楊堅說,要加快打開中東市場,我們就要生產“標準化”高品質的產品,這就需要政府搭建平臺,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
陳連卿說,目前同心縣正通過出臺優惠補貼政策,來擴大牛羊的養殖規模,加大對清真產業養殖環節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