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影院在线午夜/成 人 黄 色 视频免费播放/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國際 新聞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阿拉伯國家踏上新絲路

來源:國際商報 時間:2014-07-31 點擊: 我來說兩句

  阿拉伯國家經濟正在發生變化。盡管仍面臨貿易結構單一脆弱、失業率居高等諸多經濟與社會問題,但不可否認,阿拉伯地區經濟正在緩慢復蘇。

  如今,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和阿拉伯地區的關系連接得更為緊密。談判了近十年并曾一度擱置的中國—海合會自貿區也于今年再次啟動。

  共同擁有“謀和平、求發展”愿景的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未來的發展與合作將更令人期待。

  經濟在走好

  2010年年底,一些阿拉伯國家出現動蕩。

  社會不穩和政治轉型給大部分阿拉伯國家的宏觀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一些阿拉伯國家的經濟甚至呈現負增長的態勢。然而,經過一年多的調整,自2012年開始,阿拉伯地區經濟開始企穩回升。

  尤其是大多數石油輸出國,這些國家在地區動亂的大環境中仍實現了不錯的經濟增長。其中,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合會)成員國尤為明顯。

  國際金融協會發布報告稱,2013年,海合會國家經濟增速為5.5%,而受到原油產量增幅放緩影響,預計2014年這一增速將為4.2%。

  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趙昌會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海合會是目前相對較為穩定的地區,可以說是處于激烈動蕩的“安全島”。

  雖然阿拉伯地區存在對石油產業的過高依賴、人力資源不足、失業率居高不下、私有產業邊緣化等歷史遺留的結構性問題,但趙昌會認為,在全球范圍內,2013年阿拉伯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仍十分可觀。

  向東看:有的不只是石油

  目前,中國和海合會國家正在積極推進中海合作一體化進程。

  趙昌會認為,海合會國家是石油產出大國,中國與其合作及相互依賴是長期的,至少在未來出現更加清潔有效的新能源并大范圍應用之前,這種關系是割舍不斷的。“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對石油等能源的需求都在上升,包括越來越大胃口的印度,以及關閉核電站后依賴能源進口的日本。”

  趙昌會認為,海合會國家迫切需要將經濟多元化,而中國正是其一大助力。這也是海合會國家逐漸向東看的原因之一。

  目前中國是阿拉伯國家的第二大貿易伙伴。2012年中阿貿易額達到2224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913億美元,進口1311億美元,均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

  但是,目前中海貿易仍存在結構單一的問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丁隆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海灣六國的經濟增長十分快速,但應該注意的是,石油和石油制品仍然是主要貿易對象,特別是沙特這一占比最高,達70%。

  丁隆指出,在與海合會的貿易中,中國在一般日用品、工業品方面占據優勢,而中國從海合會進口的商品主要是原油、液化氣及石化產品。

  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對海合會出口的優勢產品主要為終端消費品,如機電產品、服裝、紡織品、皮革制品、鞋類、日用品等,在海合會同類進口產品市場占有率均高于10%。在一些中間產品貿易中,中國在海合會國家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10%。

  但是也應該注意到,盡管中國與海合會國家之間的經濟互補性是雙邊經貿快速穩定發展的基礎,但是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與海合會國家具有同樣的互補性,中國面臨來自發達國家和印度等新興國家的強勁競爭。

  海合會國家一直試圖推行經濟多元化的政策,但影響微弱,其油氣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僅由2000年的41%下降到2013年的33%。在過去3年中,海合會國家也試圖對貿易結構進行多樣化改造,這一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地區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收入預算仍高達84%。

  丁隆指出,實際上,海合會國家在原材料產品和產品零部件方面也具有較大優勢,但這些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均低于10%。未來,海合會國家擴大向中國出口此類產品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丁隆認為,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在“一絲一路”的牽引下,在中海自貿區的重啟下,中海經貿未來十分樂觀。

分享: 更多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京ICP備11021200號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