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影院在线午夜/成 人 黄 色 视频免费播放/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國內 新聞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走訪我國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圣跡——靈山圣墓(組圖)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4-08-19 點擊: 我來說兩句

  靈山圣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圣跡,與麥地那的穆罕默德圣墓、納賈夫的阿里圣墓齊名,被稱為“世界伊斯蘭教的第三圣墓”。

  伊斯蘭教創立初期,傳教士響應穆罕默德的號召,與阿拉伯商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一同前來,泉州成了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據明代何喬遠《閩書》記載:“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賢徒來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沙仕謁、四賢我高仕傳教泉州,卒葬靈山。葬后是山夜光顯發,人異其靈圣,故名曰圣墓,山曰靈山,村名‘樂園’,含有靈異和尊敬雙重寓意。當時還沒有涂門街的清凈寺,所以很多人都到這里來禮拜”。

  據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院的研究員黃真真介紹,墓上的石亭于1962年重建,亭中有兩座花崗石雕的長方形墓蓋石,墓蓋底座環刻蓮花瓣圖案,簡樸無華,襯托二位賢者的高潔品德。墓后是一個半月形回廊環抱墓室,據說這樣象征伊斯蘭象初月一樣純潔。廊柱造型特異,上下兩端偏細,據考證是唐代一種名叫“梭柱”的建筑風格。這一考證為圣墓的歷史年代提供了實物佐證。廊內有歷代石碑5方,正中一方用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記載了伊斯蘭歷722年即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一批阿拉伯穆斯林遠渡重洋來到泉州“修繕了這座被祝福的墳墓”,那時,每當秋冬季節,滿載絲綢、瓷器、茶葉等貨物的阿拉伯商船在離開泉州刺桐港時,穆斯林會紛紛到圣墓來向二賢辭別,并祈求真主賜福,讓船隊平安回國,親人團圓。右側一方為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經泉州,來此祭告行香后屬下為之所立的記事碑。

  每逢伊斯蘭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以及中國傳統的清明節,許多泉州地區的回民和穆斯林總要集體來此“游墳”。

  現在,圣墓已成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蘭教傳播史的重要史跡,并于1988年1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政府多次撥款修葺,圣墓顯得更加端莊秀美,風姿綽約。



由于泉州容納了多種宗教文化,各宗教之間相互影響:靈山圣墓三賢四賢墓除了有伊斯蘭教傳統的墓蓋石——形狀為魚脊形(也稱虎坐形),墓前還有中國人傳統祭祀使用的香爐。



靈山圣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圣跡,與麥地那的穆罕默德圣墓、納賈夫的阿里圣墓齊名,被譽為“世界伊斯蘭教的第三圣墓”,是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蘭教傳播史的重要史跡。



靈山圣墓坐落在清源山風景區的小山坡上。據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院的研究員黃真真介紹,此墓主人為穆罕默德曾派遣至中國傳教的高徒三賢、四賢。根據泉州“以左為大”的風俗習慣,畫面左側為四賢,右側為三賢。



靈山圣墓坐落在清源山風景區的小山坡上。據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院的研究員黃真真介紹,此墓主人為穆罕默德曾派遣至中國傳教的高徒三賢、四賢。根據泉州“以左為大”的風俗習慣,畫面左側為四賢,右側為三賢。



靈山墓地多為兩墓并列,并堅持“以左為大”。



陳埭丁家祖先墓。據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院的研究員黃真真介紹,元明易代時,丁氏先民避居陳埭,逐步發展成為號稱“萬人丁”的陳埭回族。而泉州本地著名民營企業家丁志忠便是陳埭丁家的后人,擁有著阿拉伯血統。




在靈山墓地中有一塊天然巨石,風吹欲動,手推能晃,被稱為“風動石”。明代泉州知府周道光題刻“碧玉毬”三個大字,后人又勒上“天然機妙”四個字,成了泉州一景“玉球風動”。


分享: 更多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京ICP備11021200號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