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在吳忠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綿延不斷。吳忠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黃金通道”,位于承東接西的“黃金位置”,有與阿拉伯國家天然相連的“黃金紐帶”,有與世界穆斯林相關聯的“黃金產業”,有擴大對外開放的“黃金平臺”,有財富不換的“黃金環境”。
“黃金位置”上的“黃金通道”
吳忠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黃金通道”。
吳忠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吳忠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胡建東介紹,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在這里設置富平縣,吳忠已有2228年的建城歷史。在這塊土地上,發生過許多有影響的重大事件。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李世民赴靈州與西北各部族使節數千隆重會盟,促民族和好,安西北邊防,利國家統一。公元756年,唐肅宗李亨在靈州登基,靈州成為當時唐朝政治、軍事中心,在此指揮天下兵馬平定了安史之亂,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特別是唐中葉以后,吐蕃部族強盛起來,渭水流域、青海、六盤山等地區為吐蕃攻占,絲綢之路東段(即長安至涼州段)南北兩路及青海路阻斷,由此,經由靈州通往西域各國成為了絲綢之路必經通道。
吳忠還位于承東接西的“黃金位置”。吳忠作為中國中部的中部、塞上江南中的江南、回鄉中的回鄉,處于中國大陸幾何中心,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間位置,是新亞歐大陸橋沿線的重要商貿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已建成以航空、鐵路、公路為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形成了東部、中部地區進入河西走廊、新疆,進而通往中亞、歐洲等國的便捷通道。另外,吳忠正在積極推進與電商阿里巴巴的深度合作,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建設中阿網上絲綢之路,初步建成“淘寶特色清真館”、現代商貿物流園等4個電商平臺,在全區電子商務中的位置凸顯。
“黃金紐帶”上的“黃金節點”
近年來,吳忠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戰略布局,搶抓機遇,努力把吳忠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黃金節點”。
吳忠不但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黃金節點”,還有與阿拉伯國家天然相連的“黃金紐帶”優勢。吳忠穆斯林群眾與阿拉伯民族有著一脈相承的民俗風情、宗教文化和飲食禁忌。吳忠被評為“中國清真美食之鄉”“中國(吳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中國回族建筑文化之鄉”。近萬名吳忠“阿語翻譯”活躍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架起各國地區之間的貿易橋梁。在中國,吳忠很容易就能讓世界穆斯林能產生賓至如歸的親切感和便利性。
吳忠還有與世界穆斯林相關連的“黃金產業”。清真產業是以伊斯蘭文化為紐帶的跨國界、全球性產業。吳忠搶抓寧夏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銀川綜合保稅區重大機遇,將清真產業確立為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高標準規劃建設了中國(吳忠)清真產業園,引入天津寶迪、青海伊佳等45家清真產業重點項目,清真產業形成集聚效應。2013年,清真產業實現產值150億元,增長13.6%。另外,中阿關注的主題越來越聚焦于金融、能源、農業、基礎設施投資、貿易合作等領域,吳忠在這些方面有較好的基礎。
黃河流域上的“黃金平臺”
吳忠有擴大對外開放的“黃金平臺”。作為中阿博覽會的子活動,中國回商大會已經成功舉辦六屆,在促進對外經貿、金融、人才、文化、旅游和清真認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吳忠也被確定為回商大會的永久舉辦地,成立回商商會工作有序推進。同時,吳忠亦有財富不換的“黃金環境”。吳忠是全國三個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之一,近幾年依托“黃河金岸”建設,已成為黃河流域璀璨的“塞上明珠”。
2013年以來,吳忠提出打造“兩優五地”環境,通過深化改革,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全市政務環境、市場環境、金融環境進一步優化,越來越多的客商選擇在吳忠投資置業。吳忠市市委、政府決定將吳忠市打造成為銀川市的后花園,實際工作中堅持物質、文化、生態建設同步發展,在豐富群眾物質、文化需求的同時,堅持走生態、低碳、綠色循環發展之路,率先出臺生態立市戰略,成為全區唯一的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吳忠集休閑、運動、養生、旅游為一體的宜居宜業之城地位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