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行塞上,如在畫中游:南望青山巍峨,北看碧湖泛波,西有黃沙黃河相映成趣,東部千里草場遼闊蒼茫。更令人矚目的,是秀麗風光中星羅棋布的商業街區、車水馬龍的物流中心、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近年來,依托旅游資源、交通優勢,發展迅猛的第三產業為寧夏聚來旺盛的人氣和滾滾財氣,一個獨具魅力和發展活力的“塞上新天府”正展現在人們眼前。
“整個夏天游客都絡繹不絕,別的不說,開齋節期間日均車流量在3000輛次以上,是正常時期的5倍。”涇源縣某景區負責人說。六盤山的松柏蔥蘢、老龍潭的流水潺潺、須彌山的寶剎巍峨,成為昔日貧困荒塬增收致富的聚寶盆。圍繞“長征圣山”“絲路重鎮”“回鄉風情”幾大主題,固原市做好生態旅游文章,打造“紅色六盤、綠色固原、避暑勝地”,旅游業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118萬人次,實現旅游社會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15.7%和14.2%。“十一”長假期間,固原游客再度爆增,六盤山地區6家景區接待游客16.40萬人次,同比增長25.1%,景區門票收入335.1萬元,同比增長30.95%。
同樣是主打旅游品牌,中衛市依托得天獨厚的沙漠資源,做活“水”和“沙”的文章,打造出世界一絕的沙坡頭美景,更以大手筆調整城市框架,將整個城市當作景區謀劃,不僅將“塞上江南”的粗獷與秀美展現得淋漓盡致,還以“城旅一體化”為依托,將旅游業、新型工業、特色農業、現代服務業等融合成一個大經濟圈。迅猛發展的旅游經濟帶動了中衛城市建設和招商引資等工作的飛速提升,新疆廣匯、紫光化工、西部云基地、中阿科技大學、光伏產業等項目先后落地中衛,僅去年就成功引進招商項目79個,到位資金266億元,旅游經濟的“杠桿效應”凸顯。
山水的風景吸引游人,城市的風景凝聚商機。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開放后,引來了游覽觀光的各地賓朋,也引來投資興業的企業家。截至目前,招商引資落地項目37個,概算總投資297億元,規劃建筑面積約294萬平方米,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完成31億元。得益于閱海灣中央商務區日新月異的發展,金鳳商圈日漸風生水起。2013年金鳳區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63.9億元,同比增長9.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6.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84億元,同比增長22.6%。依托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實驗區和銀川綜合保稅區建設,吳忠清真產業園生產的穆斯林帽、禮拜毯、阿拉伯大袍等高端穆斯林用品出口至沙特、阿聯酋、巴基斯坦等國際市場,并在沙特、卡塔爾等6個國家設立了銷售公司,市場份額均超過了60%。
伴隨著游人的腳步,銀川至韓國、日本、馬來西亞、阿聯酋等國旅游包機和貨運包機航線逐步開通,打通了寧夏連接世界的“空中走廊”。寧夏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搭起了國際化“大集”,中阿博覽會、法國電影周活動、WCA世界電子競技大賽先后在銀川舉辦,以中東地區為貿易核心、輻射西北五省的西部黃金珠寶文化產業園,集醫療康體、養老養生、美容整形等為一體的銀川濱河新區國際醫療城相繼落成,小省區寧夏成為匯聚世界各地投資要素的強大磁場。
“固原的發展讓大家真正認識到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的那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舍去了一些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項目,得到了交通大樞紐、物流大集散、旅游大發展的機遇。中衛市在舍得之間升華認識、轉變觀念,發展優勢凸顯。”
“以國際化視野、全球性思維加快現代化建設,首府銀川市的發展令人震撼!”
在全區產業發展和重點工作現場交流會觀摩中,代表們點評著、感嘆著,相互學習取經。自治區商務局負責人說,第三產業不僅在助推GDP快速增長上功不可沒,對改變城市面貌、改善群眾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指數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寧夏的第三產業正在蓬勃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勢頭不可小覷,但服務業仍是我區發展的短板。當前我區正處于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各地要通過深化改革增動力、添活力,大力推動商貿物流、旅游及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產業等產業發展,讓寧夏“第三引擎”爆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