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布審訊恐怖主義嫌犯的酷刑報告以來,穆斯林國家的民眾反應顯得出奇地“平靜”。既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游行示威,當街焚燒美國國旗,也沒有人向美國使、領館投拋石塊或暴力沖擊這些機構。這一次穆斯林民眾的平淡反應與2012年一段調侃伊斯蘭教的視頻,上傳到視頻網站后爆發的抗議活動形成了鮮明對照。
那段視頻全長14分鐘,作者不詳,只知道是在美國制作,但沒有證據顯示它與美國政府有關。即便如此,反美抗議活動迅速蔓延到近20個穆斯林國家,剛開始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當地發生了比較溫和的抗議游行。很快蔓延到中東地區后,抗議活動變得暴烈。反美示威者沖撞美國駐突尼斯和蘇丹大使館的外墻。在利比亞,抗議人群沖入美國使館,焚燒使館建筑,并殺死包括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在內的四名美國外交官。示威者還燒毀了德國使館的部分建筑。示威過程中,抗議人群與當地警方發生沖突,警察動用催淚瓦斯、高壓水槍等最終導致多名示威者死亡,數百人受傷。
美國士兵2012年的2月在阿富汗燒毀了古蘭經同樣引發了持續數天的騷亂并導致30多名阿富汗人和6名美國人死亡。類似的大規模反美抗議活動還出現在2004年。那一年,美國三大電視網之一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不顧美國軍方反對,公布了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的照片。美國各主流媒體紛紛跟進,相繼刊登了美國士兵在伊拉克虐待戰俘的調查報告、新聞分析及圖片。虐囚消息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美國國內和世界范圍的強烈輿論震動。阿拉伯國家的媒體稱,美軍的虐囚行徑“是對全體穆斯林和阿拉伯人的侮辱和挑戰”。阿拉伯國家的政府強烈譴責這一行徑,各國的穆斯林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聲討美軍的“暴行”。
圖注:當地時間2014年12月9日,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公布報告,首次官方講述中央情報局特工對涉恐嫌疑人的刑訊逼供情況。CFP供圖)
奇怪的是,穆斯林世界對美國今年公布的酷刑報告反應平靜。美國參議院經過長達五年多的調查后,于12月9日向全世界公布了中央情報局在2002年至2009年期間對恐怖嫌犯實行了暴力刑訊。這次公開的報告近500頁,是從6000多頁尚未解密的政府文件中精簡整理而來。其主要內容是布什任期內中情局使用多項酷刑審訊囚犯,以求獲取反恐戰爭的情報,如“水刑”(water boarding),剝奪睡眠、人身羞辱、壓縮起居空間等。報告認為,這些酷刑的效果甚微,中情局為此對美國政府及、國會及民眾撒謊,隱瞞酷刑真相,夸大酷刑審訊效果。為了降低違法的風險,中情局有意選擇到美國以外的秘密地點開展這類審訊工作,但真相一經泄露立刻引發美國國內的強烈批評,不少美國人認為必須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資料圖:2008年8月14日,美國紐約,藝術家史蒂夫·鮑爾斯在海浪大道旁開了一個“水刑驚怵游”電子機器人展覽。人們往機器里塞進1美元后,機器人就開始展現關塔那摩監獄實施口鼻灌水刑的情景。CFP供圖)
酷刑報告公布前一天,白宮新聞發言人發出警告,提醒美國在海外的各類機構和個人警惕可能出現的攻擊行為。奧巴馬政府的情報委員會主席麥克·羅杰斯對此憂心忡忡,他警告說:“美國情報系統經過評估后認為,這份虐待穆斯林犯人的報告曝光后可能導致暴亂和死亡事件的出現。”但是與往年不同,他們的擔憂并沒有在穆斯林國家得到應驗。報告公布后,除了少數穆斯林民眾指責和ISIS支持者在推特上謾罵譴責外,并沒有在穆斯林國家引發大規模的抗議和示威游行。個中緣由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首先,多年來中東地區的民眾見慣了本國政府使用各種殘酷的虐待方式對待嫌犯。虐待是這些國家的專政機關為穩固權利而采用的慣常壓制手段之一。薩達姆在位期間,伊朗政府大量使用虐刑,例如放出饑餓的蝙蝠叮咬囚犯、當著她們丈夫的面強奸婦女等。布什政府當年能夠推翻薩達姆政權的原因之一就是薩達姆政府長期以各種酷刑虐待犯人,而這些酷刑在穆斯林民眾中廣為人知。
大赦國際的報告顯示,阿富汗政府對政治犯的虐待可追溯到1979年,后來塔利班掌權后對囚徒的迫害可謂令人發指。塔利班武裝分子被趕下臺后,仍然對很多阿富汗普通民眾,包括婦女和兒童,隨意濫施酷刑。在埃及,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的軍隊在1993年至2008年間虐待了460多名有案可查的犯人,其中167人受虐至死。
第二個原因,也可能是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國參議院的報告中沒有看到容易引發穆斯林世界不滿的內容,例如褻瀆古蘭經或伊斯蘭教的內容。穆斯林對西方的激烈抗議活動通常出現在伊斯蘭教受到侮辱時,比如燒毀古蘭經,出版有關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等。這種行為不僅冒犯穆斯林信徒,而且給一些右翼穆斯林神職人員及反西方的政府領導人提供反擊西方的機會。
第三,在這些受到美國情報機關虐待的恐怖主義嫌疑犯,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本國的名聲并不好。他們曾經大肆虐待或殺死其他穆斯林同胞,一些嫌犯殺死的穆斯林人數甚至遠遠多于他們所殺的美國人。因此除了少數人外,穆斯林國家的多數民眾并不真正同情或支持這些受虐的囚犯。
反觀美國主流媒體對酷刑報告的態度完全是眾口一詞地譴責。這也反映了美國主流社會的立場:絕不能因為中東部分地區的少數人使用虐刑,美國就認為可以從道義上接受這些不人道的行為。現年78歲的資深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曾經參加越戰并在戰爭中被俘,曾受到多年的酷刑虐待。他最近在參議院發言中說,酷刑報告的關鍵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我們自己。它關系到美國的過去、現在和所要追求的目標。它關系到美國應該如何在世界上展現自己”。他告誡說,美國“不能冒著犧牲國家榮譽的風險去贏得這一場(指反恐戰爭)或任何其他戰爭”。相反必須在全世界表明,美國“與那些試圖消滅我們的人不同,我們更加強大,也做得更好”。
要實現麥凱恩的這一目標僅僅公布酷刑報告還不夠,美國必須做更多的工作,例如調查情報機構的工作人員是否違反法律,并對酷刑施行者及領導人提起刑事指控。美國媒體曾在2003年報道了伊拉克犯人在海外監獄受到虐待后,九名美軍士兵因為這一丑聞受到國內軍事法庭的審判并被定罪。它給全世界傳遞了清楚的信息:即使在戰爭中,美國也絕不容忍虐囚行為。而這次公布酷刑報告后是否會起訴相關人員,美國民眾和全世界都將拭目以待。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