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于是你摧毀地球的臉
為它刻上另外一張臉。
怎么?于是你毫無選擇
除了火焰之徑
和拒絕的訓斥,
當地球不再是
一座斷頭臺或一個上帝。
今天我有我的語言
我已經摧毀了我的王國,
摧毀了我的王座,我的宮庭和柱廊。
同時,我在我的肺上孕育,
在尋求中漫游,
把我的雨滴教給海,承認它們
我的火與香爐,
并寫下來到我唇邊的
時間。
今天我有我的語言,
我的國境,我的土地和擦不掉的記號,
我有我的人民,
他們以無常養(yǎng)育我
并在我的廢墟和
翅膀上尋找光。
詩人介紹: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1930年出生,本名叫阿里·阿哈邁德·薩義德(Ali Ahmad Said)是一位態(tài)度鮮明的叛逆者,以百折不撓的倔強抗爭權勢與時俗。他的詩歌是了解阿拉伯社會現狀的一個窗口。他為祖國蒙受的苦難而傷懷,為自身不被祖國所容而喟嘆,為整個阿拉伯民族的落伍而悲憤。他往往超越阿拉伯的時空,站在全人類的高度俯瞰人生萬象。他對那些詩歌永恒主題的詠唱,達到超凡脫俗、深長雋永的境界。
世所公認他之于現代阿拉伯詩歌,恰如艾略特在現代英語詩歌中的地位,在他的榮譽清單上,有一長串國際大獎散發(fā)光芒:布魯塞爾文學獎、馬其頓金冠詩歌獎、讓·馬里奧外國文學獎、卡佛文學獎。自2005年10月,素來以詼諧幽默著稱的《紐約客》(The New Yorker)周刊登出敘利亞籍黎巴嫩詩人阿多尼斯(Adonis)的詩作,他曾是該年度獲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詩人。他連續(xù)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一直是大熱門,但他全不在意,已故的愛德華·薩義德則說他是“當今最大膽、最引人矚目的阿拉伯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