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共你飯清真 時間:2015-05-11 點擊:點擊:
2015年,中國食品安全危機愈發嚴重,清真餐飲、食品行業也受波及與牽連。接二連三頻發的假清真事件讓穆斯林在憤怒憤慨之余人心惶惶,利益至上的社會氛氣是罪魁禍首,但漏洞百出、極度不健全的清真監管體系卻也難逃干系。
西寧A里事件才剛剛平息,輿論全體導向A里對于穆斯林信仰的踐踏和不尊重,卻未曾聽聞有人反思過:為什么A里會有這樣明目張膽的舉措?A里能掛清真標是誰賦予的權利?是誰在維護“清真”二字的真實和權威性?答案是:不知道。
同事從老家帶回來一包河南的胡辣湯送我,特意指著包裝袋上的“清真”標識告訴我可以放心吃。從未有過的機警和懷疑,腦海中突然有個聲音在問:憑什么要相信這樣一個標識?對啊!憑什么?
像是引燃了一個連環炮,問題接二連三,沖擊著我過去所有的習慣和以為。只要看到包裝有“清真”兩個字,我就從不懷疑,只要是掛著“清真”的餐館,我就絕對信任,可是,這些“從不懷疑”和“絕對信任”是不是有些太過盲目?在信任這些標識的背后,我們到底在信任誰?
不盡統一的清真標,數量頗多的監制者
趁住牛街之便,為解心頭疑慮,親自上牛街清真超市及另一家普通超市一趟,查看了多數清真食品包裝袋上的清真標識以及監制單位,并進行的大致的分析,發現,這些標識,大概有以下三種類型:
1、沒寫監制單位,只標有“清真“二字或“halal”或簡短阿文
這一類型的清真食品包裝袋上的標識十分隨意和簡單,沒有任何監制單位信息。甚至發現,同一企業不同產品上的清真標識也不盡一致。
2、寫有監制單位,但標識并不統一
這一類型的清真標識看起來相對比較正規,多以圓形為主,也有清真寺造型或其他形狀的,但都標有監制單位,監制單位大多是以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為主的各省市區伊協,當然,還發現有一種食品監制單位是“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清真食品用品貿易工作委員會”。
同時也發現,即便是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監制的兩種產品,清真標識也不一樣。
3、國外一些進口產品,有“halal”標識,貼有中文標簽,上只寫“清真”
國外進口的這些產品上都帶有“halal”標識,為方便中國顧客購買,上貼有中文說明,說明中只寫有“清真”二字。
經過以上一番的探查和分析,又是深深的擔憂。清真標識雜亂無章,毫不統一,更無防偽,那豈不是誰想印刷誰就印了嗎?行吧,那以后只買寫有監制單位的清真食品,這樣是不是就放心些?
暫且讓我們相信這些監制單位,可是,監制單位數量如此多,真的可以信的過嗎?是誰賦予他們監制的權利?他們是否有監制的資格?他們是不是盡到了認真監制的職責?這樣看來,即便是寫有監制單位的食品,購買也需謹慎了。
馬上有人覺得以上擔憂簡直就是杞人憂天,更何況,牛街清真超市也有把關啊,在讓產品入駐前,一定是經過細致考察的??墒?,并不是到處都有清真超市,也并不是到處都有清真專區,這樣的監管是微乎其微的,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再進一步說,清真超市的人就一定信的過嗎?
如果再這樣追問下去,恐怕信任體系會完全崩塌,甚至被列為陰謀論者或者是懷疑論者的行列,更何況,下一頓飯是不能停的。
也許問題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嚴重,但是,我們不該停止思考和追問。
期待一個明確的、完善的清真食品監管體系
目前國內清真食品監制單位以伊協為主體,無論是否還有其他的監制單位,是不是更高一層的監制權的賦予者能夠給公民一個明確的監制單位名單,告訴我們該相信誰。
以中國伊協為主的監制單位,是不是可以更努力些,從統一清真標識開始,樹立自己的權威性,甚至到了現代這樣一個高科技發達的時代,是不是可以做防偽。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因為信仰而堅定的相信著一些東西,可當有一天,連信仰都信不過的時候,我們只能依靠制度和監管了。這或許是悲哀,但也是必須。
下一次購買清真食品,請多花幾秒多看幾眼
作為普通的民眾,一個食用清真食品的穆斯林,面對現狀,我們能做點什么?
最好能夠在清真超市或清真專區購買清真。
最好購買上面明確標有監制單位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