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決意將該國發(fā)展成為環(huán)球清真(Halal)產業(yè)中心,為此制訂了一套清真食品標準,并獲得大部分穆斯林國家接受。馬來西亞伊斯蘭發(fā)展署(Department
of Islamic Development Malaysia, Jakim) 是負責在國內實施國際清真認證制度的政府機關,并監(jiān)管和執(zhí)行清真準則。
「清真」不僅涉及伊斯蘭規(guī)條允許的東西,相關規(guī)定更蘊藏龐大的商機。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人口估計共有18億,而全球的國際清真市場,包括食品與非食品類別,總值更高達2.3萬億美元。根據《2013年全球伊斯蘭經濟現(xiàn)狀報告》(State
of the Global Islamic Economy
2013),2012年,穆斯林消費者在食品及生活用品方面的開支達1.62萬億美元。預期這個數字會以7.8% 的復合年均增長率 (CAGR)
增升,至2018年會高達2.47萬億美元。
食品與飲料是清真產業(yè)的核心成份,清真食品市場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在整個國際清真市場中所占的比重為67%,而在全球食品開支中則佔17%。預計這個數字會以7%
的復合年均增長率上升,至2018年可望達到1.63萬億美元。
國際清真市場蓬勃增長,主要由穆斯林人口快速增加所推動,但是非穆斯林消費者的需求也舉足輕重。近年來發(fā)生了好幾宗與食品有關的丑聞,影響所及,越來越多非穆斯林消費者加倍重視食品安全和品質,要求食品有更嚴格的品質保證。不少人更改為食用清真食品,因為這些食品禁止使用化學添加劑。
馬來西亞人口逾3,000萬,其中近六成為穆斯林。該國是伊斯蘭合作組織 (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
OIC)的成員國,當地穆斯林消費市場十分成熟,清真產品需求堅挺。馬來西亞早在40年前已推行國家清真標準,其后許多其他國家都相繼仿效。最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實行雙重法律制度,對涉及伊斯蘭教的個案另作特別處理,對清真生產活動也另作特別監(jiān)管。因此,馬來西亞在基本供應因素方面擁有優(yōu)勢,即使本土市場規(guī)模較小(例如其鄰國印尼擁有2億穆斯林人口),但是卻成為公認的清真產業(y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