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淘”貨架上的臺灣商品。(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攝)
中國臺灣網8月13日寧夏吳忠訊 (記者 王思羽)隨著兩岸商貿往來的日益繁榮,臺灣特色商品不僅成功行銷大陸,如今更有望借助“回族之鄉”寧夏的電商平臺“中阿淘”,遠銷阿拉伯市場。
“臺灣精品館”將落戶“中阿國際商貿城”
坐落于寧夏吳忠市的“中阿國際商貿城”總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擁有商鋪3600多個,采用電子商務技術共享7萬多個上游廠家資源。未來,依托電子商務平臺,“中阿國際商貿城”將輻射方圓500公里范圍內的1500萬消費人群及全球15億穆斯林消費群體。“中阿淘”則是該公司自建的電商平臺,平臺計劃延伸線下體驗店,在寧夏市縣鄉村鋪設不低于1萬家生活體驗館,讓百姓家門口就有“中阿淘”,海內外商品均在店內展示。
據介紹,“中阿國際商貿城”二期工程——全球商品物資行銷中心將于今年9月總體完工。該中心在經營大陸中高端產品的同時,還與臺灣地區及8個海外國家和地區分別合作打造跨境商品館,利用與廠家的直接對接,為消費者帶來價格、質量上的雙重保證。
2014年12月26日,“中阿國際商貿城”與臺灣至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臺灣嘉義大學召開簽約推介會,簽署就共同建設“中阿臺灣精品館”項目的戰略合作協議,讓頗具特色的“臺灣精品館”落戶“中阿國際商貿城”。
據“中阿國際商貿城”總經理助理張現偉介紹,即將落戶的“臺灣精品館”規劃面積為3300平方米。此外,在9月5號開幕的第二屆中阿博覽會上,將邀請阿拉伯客商前來進行實地產品考察,目前已有十幾家臺灣企業報名參展。
“中阿淘”讓阿拉伯消費者在家購買臺灣商品
“與臺灣方面的合作一方面是在線下幫他們推銷,另一方面是要在線上幫他們把商品銷到阿拉伯國家去,讓阿拉伯國家消費者可以在家里購買臺灣商品。”張現偉指出,臺灣地區與阿拉伯國家聯系相對較少,當地的穆斯林人口很少,阿拉伯人對臺灣也不甚了解,而“回族之鄉”寧夏恰可作為打通臺灣與阿拉伯國家的商貿橋梁,為對岸商品開辟西進海外的網上“絲綢之路”。“寧夏穆斯林人口比較多,吳忠市阿拉伯語翻譯特別多,對阿拉伯國家非常了解,正好可以幫助他們(臺灣賣家)把東西推銷到阿拉伯國家”,張現偉說。
談及對臺灣特色商品的認識,張現偉表示,“中阿國際商貿城”之所以牽手臺灣,看重的是臺灣特色商品做工精致,具有生動創意和豐富文化內涵,制作生產標準也相對比較嚴格。未來“中阿國際商貿城”會批注場地給臺灣業者,讓其在此生產臺灣特色交趾陶。(完)
臺灣鳳梨酥將借“中阿淘”遠銷阿拉伯國家。(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