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人群高舉尼米爾畫像
原標題:震撼中東格局沙特處決的這個人究竟是誰?
1月2日,沙特槍決了什葉派激進教士尼米爾(Nimr),該事件迅速加劇了中東地區教派沖突。沙特與伊朗的沖突驟然升級,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公開表示,沙特將要面對“神圣報復”,而沙特則宣布與伊朗斷交。
一名教士之死,竟引發兩個中東大國二十年未有的緊張關系。尼米爾究竟是何許人也,為何有這么大的能量呢?
抗議人群高舉尼米爾畫像
尼米爾(Nimr al-Nimr)被槍殺時57歲,是一名來自沙特石油資源豐富的東部省的一名傳教士。作為什葉派核心人物,他多次發起及參與反政府示威,批評沙特政府對什葉派少數人群的不公正待遇。
2009年,他威脅要帶領沙特什葉派穆斯林分裂,引發了沙特政府對東部什葉派控制區的鎮壓。他還參與領導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運動,帶領沙特少數的什葉派反抗遜尼派當權的沙特政府。
根據維基解密公布的電報信息,2008年與美國外交官會面時,尼米爾曾試圖與德黑蘭保持距離。他認為,伊朗和其他國家一樣,都是出于自身利益來行動。沙特的什葉派穆斯林不應該期待伊朗因為宗教派別的原因而給予支持。
因其常年的反抗行為,尼米爾最終于2012年7月被捕。他被警方拘捕時中槍,曾激發最終導致3人喪生的大型示威抗議。2014年沙特法院以煽動叛亂、破壞王國安全、散布反政府言論等罪名判處其死刑。
盡管尼米爾被沙特視為恐怖分子,在伊朗卻備受推崇,在遜尼派占主導的沙特,尼米爾被當做為該國被邊緣化的什葉派爭取權力的斗士,被視為年輕一代活動家的領導人物。而尼米爾的什葉派背景也使其和伊朗政府關系密切。
據彭博,伯明翰大學國際政治教授、伊朗問題專家Scott Lucas評論稱,考慮到也門、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復雜局勢,處決尼米爾意味著沙特對于伊朗及國內反對派采取“強硬”政策。
他表示:“沙特此舉是有意越界,而且雪上加霜的是,他們還將他與基地恐怖組織聯系在一起。”
伊朗對此的反應充分表明了他們的立場。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當地時間1月2日晚間,沙特駐伊朗使館遭示威人群沖擊。示威者情緒激動,高喊著“打倒沙特”的口號。一些抗議者闖入使館內,砸毀門窗,并在樓內放火,現場濃煙滾滾。此外伊朗東部城市馬什哈德的沙特領館當晚也遭到示威人群的沖擊。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3日在推特上稱,沙特將要面對“神圣報復”。他此前還在推特上表示,Nimr是因為反對沙特的遜尼派政權而被處決的“烈士”,并以英文和阿拉伯文寫上:覺醒是不可壓制的,向Nimr致敬。
沙特的立場依然強硬。沙特外交大臣朱拜爾當地時間3日宣布,沙特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并責令伊朗外交人員48小時內從沙特境內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