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穆斯林學者胡振華教授發表演講
尊敬的大使先生、
尊敬的文化處參贊先生和大使館的全體官員們、
尊敬的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的領導、
出席今天慶祝會的所有的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感謝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對我的邀請,并邀請我發言。
我的發言準備講以下四點:
第一、 熱烈慶祝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37周年。
中國和伊朗都是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兩國建交以來,特別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以來,中伊友好合作關系持續、穩步發展。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往不斷加強,高層互訪頻繁。不久前習近平主席應伊朗總統的邀請圓滿地訪問了伊朗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兩國政府間的關系順利發展的同時,民間的友好交往也日益增強。37年來我們高興地看到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突出的成就。我們特向中國人民的朋友-----伊朗人民表示熱烈祝賀!
第二、 祝賀伊核協議的簽訂和落實。
有中國參加的六國與伊朗經過長期談判終于“雙贏”地解決了“伊核”問題。伊核協議的簽訂和落實有助于解除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這對伊朗的發展是有利的。這也表明伊朗在國際事務和維護世界和平中是發揮重要作用的。中伊兩國都主張建立一個多極的世界,也都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伊核協議的簽訂和落實應當看作是某些大國不能像過去那樣任意橫行,為所欲為了,而需要坐下來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但需要我們關注的是有的國家仍企圖給伊朗增加壓力,并繼續制造麻煩。我國非常重視伊朗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加強中伊兩個國家之間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
第三、 中伊攜手共建“一帶一路”。
早在古代,不論是海上的絲綢之路,還是陸上的絲綢之路,中國和波斯都為中西交流做出了世界公認的貢獻。我國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后,立即得到伊朗政府和伊朗人民的贊同。中伊兩國在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方面有著很扎實的歷史的和現實的基礎。我們深信中伊攜手共建“一帶一路”不但會給我們兩國人民帶來福祉,而且還會給“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人民帶來利益。去年,我們在北京就與大使館的朋友們聯合舉行過一個“中國伊朗絲綢之路研討會”,我們還幫助甘肅省人民政府和甘肅省的張掖市人民政府邀請過伊朗大使館的商務參贊前去出席了有關“一帶一路”的交流活動,效果都很好。
第四、 中伊學者合作共同研究中國伊斯蘭文化與波斯文化的密切關系。
在中國有的穆斯林把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和回回民族的形成看成是一碼事,其實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很早,那時還沒有形成回回民族,回族是在成吉思汗派兵西征,消滅了中亞的花拉子模國(漢文史書上寫作“回回國”),從那里抓來十幾萬“回回工匠“、”回回軍士”送到我國各地駐屯,這一部分人是回族的主要先民。他們與當地民族融合,使用了漢語,但仍保持了伊斯蘭教信仰而形成一個分散在中國各地的新的少數民族----回族。古代花拉子模國的居民主要是說伊朗語族語言的人(包括波斯人、塔吉克人等)和使用波斯語及突厥語雙語的突厥語族人(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人的先民等),這就是為什么在中國回族人的漢語中還有不少類似“阿斯滿”(天)、“朵斯提”(朋友)、“杜士曼”(敵人)、“郭什”(肉)、“胡大”(真主)、“阿訇”(原文中是“先生”的意思,在回族中是“教長”的意思)、“閃白”(星期六)等等一大批波斯語詞。這就是語言學中所說的語言融合中的剩余部分---“底層”。明代朝廷讓編的《回回館譯語》,里面都是波斯語。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就不多談了。我希望今后中伊學者合作共同研究中國伊斯蘭文化與波斯文化的密切關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