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北京專稿(山風 哈格) 初夏六月,豐收在望。6月2日下午,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縣政府在北京專題隆重舉辦“張家川縣在京清真餐飲業創業培訓班”開辦儀式。參加今天培訓班開班儀式的有張家川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夏草,老北京傳統小吃協會名譽會長、北京小吃第一人陳連生老先生,江邊城外運營總監楊斌教授;縣勞務辦主任肖曉春、副局長馬德,縣扶貧辦主任馬維、副主任馬暉,在京清真餐飲業經營人員等共100多人,世界穆斯林企業聯合會常務副主席、中國阿拉伯國家產業投資促進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清真網董事長兼總裁李曉嵐應邀出席并在主席臺就座。
國家級貧困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名為“川”,實多山,地處甘肅東南,全縣總人口33萬,其中回族人口占70%,自然條件差,貧困面大,經濟相對落后,嚴酷惡劣的自然環境逼出了張家川人勤勞善經商的特點,濃郁的民族文化也造就了這里人們能吃苦守誠信敢為人先的創新發展精神,近年來,該縣將大力發展清真餐飲業作為張家川人民致富奔小康的三大富民產業之一。新一屆領導班子立足民族地區發展實際,務真求實真抓實干,根據張家川清真食材原材料資源富集,清真傳統文化氛圍濃郁,可以為全球穆斯林提供符合國際清真標準的優質食品和用品,作為穆斯林人口的重要聚居區,在清真產業和與穆斯林國家交往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清真產品安全、綠色和健康的獨特品質已深入人心等特色優勢,依托清真餐飲的悠久傳統,充分發揮餐飲服務業投資規模靈活、形式多樣、見效較快、吸納社會就業多等優勢,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經過不懈努力,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引導終于使該縣清真餐飲業這棵小樹苗成長地枝繁葉茂。截至目前,張家川人開辦的餐館已遍布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20多個省會城市和200多家中小城市,清真餐飲店達15000余家,實現年創收近10億元,帶動進0萬人在外創業發展。如今,當地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職業教育走出了大山,摘掉了窮帽子。“今天拉面師,明天大老板”“一碗拉面‘拉’出致富路”……已成為張家川創業致富的經典語錄。
開班儀式由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夏草主持??h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從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按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戰略和全局高度出發,深刻闡述了大力發展清真餐飲業的重大意義,并就進一步做好從業者創業技能培訓,不斷做大做強這一首位富民產業,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馬筱寧充滿感情的說,在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精神,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關鍵之際,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張家川在京清真餐飲業創業培訓班”開班儀式,旨在通過舉辦這次培訓班,向張家川在京從事清真餐飲服務的鄉親們傳授先進創業理念,并向全國各地就業創業的鄉親們表達良好祝愿,進一步凝聚張家川人民全民創業、共謀發展、同奔小康的正能量,舉全縣全民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培訓班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在座的各位和全國各地務工創業的張家川父老鄉親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決不允許一個少數民族掉隊,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少數民族廣大人民群眾的深切關懷。省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未來五年,是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要如期脫貧、穩定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我縣土地普遍貧瘠,農業產出低,工業底子薄,貧困程度深。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的戰略思想和國家及省市脫貧攻堅有關會議文件精神,緊緊圍繞2019年脫貧摘帽、2020年與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牢固樹立脫貧攻堅“一號工程”意識,堅持把清真餐飲服務業作為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渠道,按照“政府推動,政策驅動,品牌帶動,產業聯動”的發展思路,從政策扶持、技術幫扶、示范帶動、輿論宣傳入手,全力推動清真餐飲服務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開展清真餐飲服務業域外就業創業培訓,是縣委縣政府順應產業發展需求,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抓手,是鼓勵廣大群眾跳出張川建設張川,減少農民來富裕農民的得力舉措,是扶持廣大群眾積極創業,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就業的有效平臺。近年來,累計舉辦培訓班156期,免費培訓“張川伊香拉面師”13508人,其中9121人取得了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85%以上的學員已實現成功創業,年收入10萬以上。今后,縣委、縣政府將繼續推進清真餐飲服務業域外就業創業培訓工作,在繼續搞好“張川伊香拉面師”技能培訓的同時,在我縣清真餐飲較為集中地地區和城市,開展多層次、高質量的經營管理和行業領軍人才培訓,為我縣清真餐飲服務業提質增效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大辦班頻率,注重培訓質量,拓展培訓內容,開展清真餐飲業發展策略謀劃、地域選擇、經營理念等一系列創業培訓;開展“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維護”、“五個認同”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從業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普及城市生活常識、勞動法律法規,樹立法律維權意識,引導從業群眾學習先進的生活經營理念,樹立先進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造就新一代新型農民,努力使培訓成為支撐全縣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和加快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助推器”。各位父老鄉親,“人生在勤,勤則不匱,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幸福從來不會從天降,美好生活要靠勞動創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為廣大勞動群眾提供了寶貴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我們一定要堅持艱苦奮斗,不貪圖安逸,不懼怕困難,不怨天尤人,用“工匠精神”經營你們的事業,依靠勤勞和汗水開辟人生和事業前程。最后,祝本次培訓班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父老鄉親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闔家歡樂、萬事如意,并在尊貴齋月向各位穆斯林兄弟姐妹們致以色倆目,致以節日的祝福!
會上,參訓學員代表、北京“絲路伊蘭”牛肉面連鎖集團負責人馬強介紹了自己身體力行,帶頭創新,努力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創業實踐中,不斷提升各自清真餐飲經營店經營水平和競爭實力,為進一步發展壯大全縣清真餐飲業規模、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創業致富做出積極的貢獻的經驗和決心;老北京傳統小吃協會名譽會長、北京小吃第一人陳連生老先生,江邊城外運營總監楊斌教授做了專題講座,最后,夏草副書記總結發言,他說,今天培訓班開辦主要目的是對全縣在京清真餐飲業從業人員進行創業培訓,鼓勵引導廣大從業者不斷創新經營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大力培育發展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市場競爭力強、深受廣大消費者親睞的清真餐飲經營店,有效帶動清真餐飲業發展壯大,為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富民強縣進程奠定堅實基礎。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就舉辦好這次創業培訓班,夏草還強調了三點意見:一要珍惜培訓機會,認真學習先進創業理念。為舉辦好這期培訓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提前組織人社、扶貧等部門和部分在京清真餐飲業創業致富帶頭人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并聘請知名人士為大家授課。希望所有參訓學員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嚴守培訓紀律,積極主動學習,深刻領會清真餐飲業經營管理方面的先進理念,不斷轉變思想觀念,積極調整經營策略,有效提升駕馭市場、抵御風險、創業致富的能力和水平。縣人社、扶貧等部門要精心策劃,周密組織,全程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為廣大創業著認真參加培訓營造良好環境,確保所有參訓學員都能學有所獲、學有所成。二要發揚創業精神,全力推動產業做大做強。經過近幾年縣委、縣政府的強力扶持和廣大創業者的不懈努力,全縣清真餐飲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已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首位富民產業。但從長遠發展看,全縣清真餐飲業總體上還處于低層次、分散化、粗放式經營狀態,企業化運作水平還不高,市場競爭力還不強,嚴重制約著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廣大創業者要充分發揚張家川人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創業精神,堅持緊跟市場導向,順應產業發展趨勢,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經營模式,勇于創新,大膽創業,加快推動產業向集團化、連鎖式方向發展,有效壯大發展規模,提高發展質量,真正把首位富民產業做大做強、做精做優,不斷提升全縣清真餐飲業的對外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三要助推脫貧攻堅,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與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是當前全縣的“一號工程”,也是各級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共同的政治責任。雖然經過近幾年的合力攻堅,全縣脫貧致富步伐明顯加快,但至去年年底,全縣還有貧困村113個,占全縣255個行政村的44.3%;有貧困人口4.96萬人,貧困發生率為15.91%;遠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貧困人口多,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全體參訓學員和廣大外出創業者首先要搶抓政策機遇,自力更生,帶頭創業,盡快脫貧致富;同時,要努力把產業做強、把事業做大,為貧困群眾外出創業搭建平臺、提供機會,示范帶動更多的群眾通過發展清真餐飲業實現脫貧致富目標。